第22章 新电影(1 / 2)

看见郑栋天这样关心,沈时杰也知道一直瞒着,也不是一个事,笑道:“郑主任,我就知道你会关心下一部电影,剧本我都已经带来了。”

然后就见沈时杰,从公文包里面,拿出一个剧本文件。

“你这小子,说我多管闲事是不?”

郑栋天笑骂一声,但随后迫不及待的“抢”过来。

“那山那人那狗?”

“你这是,彭建明的短篇小说?”

郑栋天作为文艺圈子里面的人,自然也了解《那山那人那狗》,这是一部得过奖的短篇小说。

“早在几年前,我就买下这部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并且在前不久写下剧本。”沈时杰解释道,“我准备把他拍成下一部电影。”

沈时杰在思来想去之后,还是觉得第二部电影拍这部电影。

原著在1998年拍摄,当时在国内卖不出一部拷贝,却在岛国受到欢迎,最后卖出大约八亿多日元,三千多万人民币的票房。

但这部电影版权早已经卖给日方,属于是让日方赚大头。

沈时杰觉得这钱,不挣白不挣。

况且原著因为成本的原因,看得出来条件都很局促,连最后210万,都是东拼西凑拉来的。

而沈时杰在1994年赚到钱以后,第一时间向彭建明购买这部小说的影视版权。

当时彭建明也没觉得这部小说拍成电影会受欢迎,所以沈时杰可以说是用极低的价格,买下的版权。

“不错,第二部电影用已经成型的故事,来改编成电影,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郑栋天以为他是求稳,才拍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他却不知道,这部电影背后的价值有多高。

“这部电影也是冲奖吗?”

“嗯,我想去威尼斯试试。”

这部电影,讲述父子之间的关系,比较细腻。

相较于来说,柏林主政治和社会性,戛纳偏向于艺术性和创新性,而威尼斯就不像另外两个,没有柏林和戛纳的明显指向。

只要达到艺术性的高要求,同时能满足普通大众的喜好,雅俗共赏就行。

而且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开幕时间是在八月末到九月初,按照这个节奏,沈时杰正好能够赶得上。

“不继续冲击柏林?”郑栋天问道。

“暂时不会,今年刚得金熊奖,就算是去柏林,也不会再让我拿到金熊,还不如试试其他电影节。”沈时杰摇头道。

“行吧,需要器材和联系演员的话,可以跟我说。”郑栋天笑道,“还是老规矩,青影厂出资五万,占百分之五。”

目前郑栋天还是青影厂的厂长,到下半年后,厂长的位置会变成候可明。

也就是他们北电副院长。

所以郑栋天在这方面,还是说得上话的。

“那我还真想让郑主任联系一下,中戏的老师滕汝俊和大一的学生,章子艺。”

“让他们来出演电影中,父亲和侗族姑娘的角色。”

侗族姑娘在前世,是由陈好饰演,现在的她17岁,还在青岛上高三。

在北电中戏这么多演员的情况下,贸然的去山东青岛找一位高三学生过来客串一部电影,实在是太麻烦。

况且她今年要高考,不出意外的话会考到中戏来,沈时杰也没想着耽误她的学习。

于是把目光放在中戏96班章子艺的身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