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小七妹444(1 / 2)

纤瘦的小道士戴着凉帽,撅着屁股在桥下的路边奋力挥舞锄头,吭哧吭哧的将一座小小的箭形碑立稳夯实。

身旁坐着个穿粗布麻衣忧心忡忡的奶奶。

小七妹填好最后一培土,亮晶晶的汗珠从眼角的红痣边滚落,笑得纯良又乖巧。

“李奶奶,这座石碑打下去,箭来碑挡,弓开弦断,您的小孙孙从此百岁无恙。”

李奶奶担忧地问:“小道长,这地方荒得连狗都不来,将军箭打在这真的行吗?”

“李奶奶,”小七妹翻出本竹纸书来,“《临安志》里说了,这是自唐以来苦行僧上山朝圣的路,有将军箭护着,又能年年岁岁有和尚们诵经祈福,您的小孙孙必定福气满满。”

“那和尚也能管道家的事?”李奶奶疑惑地问。

“天下神佛都一样,都是要造福百姓的,”小七妹说,“不然谁供奉那些神仙菩萨啊。”

“那是,”李奶奶满意了:“那老身现在就去请田家人。”

“哎呦,小道长,老身同你说,这姓田的在李墟镇可不好找哇,姓田又带很多牛的,那就更难找了,活的没有,死了的倒有一个,不过不是什么好人。”

被她搀扶着的李奶奶絮絮叨叨地说:“多亏了亲戚朋友帮忙,老身这才晓得,好几年以前,李墟镇里好多姓田的,都被官府杀头了。”

“那肯定是干了什么人神共愤的坏事。”小七妹道。

“小道长说得真是太对了,听说,那些姓田的不但是拍花子,还胆大包天的对贵人家的孩子下手……”

“哦,那您知道是哪家贵人吗?”

“那就不晓得了,这田家啊,说起来故事蛮多的嘞。还有那个名字里很多牛的,哎呦,老身都不想提这样的坏人。不过,今日找的这个叫田牛牛……”

“您老知道那些田家人是在哪里斩头的吗?”

“听说是在盐官县……”

盐官县?

龙坞古道经余杭过哭泣岭渡口,往上绵延出山,就是钱塘县,往下蜿蜒曲折……就是盐官县!

周老夫人这个“梅氏”,说的话是真的。

姓田的一族人既然是在盐官县被处决,那他们犯案的卷宗想必就在盐官县的县衙里。

那才是她该去的地方。

在没有小咕咕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又快又准确的在衙门十六房里找到这一册卷宗?

机会就在她倒霉的被人砸场子的时候出现了。

那个不舍得给孙子花钱治病的老货扛着锄头怒气冲冲的来的,嗷的一嗓子,把小七妹给喊迷糊了。

“你这泼道士,把鄙的寿元还回来。”

他嚎的第一句,小七妹还没听懂,于是好心地问了一声;“你的什么园?”

“昨夜是不是你做法召来了玉皇大天尊?玉皇大天尊在梦里取走了鄙的十年寿元,你把寿元给我还回来,你要是不还,鄙……鄙就砸了你的摊子……”

小七妹笑了:“那你去找天尊要哇,找我有什么用?”

老货薅起锄头就往小七妹的脚背锄。

小七妹将锄头一脚踩在脚下,将老货摔了个狗啃屎,门牙摔掉了半个,一讲话就漏风。

老货在地上打滚:“不行,玉皇大天尊是你作法请来的,鄙要你赔,你不赔,鄙就……” “你咋不上天去敲天鼓告状?”小七妹故作轻藐地说,“你个老货能做成什么,只怕连县衙门口那面鸣冤鼓都敲不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