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田犇3105(2 / 2)

其实他半途就跟丢了,但恰逢钱塘县周家一家拍花子要在水洪庙行刑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盛况空前,于是他便乔装去了那里。

果然让他守到了这个小道士。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行动,就发现这个小道士居然和李昱白有密切的联系。

他不敢在李昱白、或者提刑司面前搞事,又看到了钱塘县衙居然摆出了栩栩如生的阿霜母女的头像,便将情况都报告给了老于。

老于怕李昱白迟早会查到盐官县,而盐官县那位用林大人身份用惯了、尝到了权利的甜头的假知县因为闹鬼又发现了田犇的秘密,两厢之下,便有了县衙里那把懂事的火。

“八年前,被造成狸猫的是小阿妹吗?”

“我觉得是。”

“那小阿妹是谁的替身?”

“不能确定,我猜,大概是先帝最小的女儿乐宁公主。”田犇,“我只听老于半醉时说了句感谢永安里之乱,乱得太好了。”

可不是太好了。

八年前,从昌平王府走出了一个无品级的小小内侍,成了江南东西两路监军大人于都监。

监军,临时差遣官,代表皇帝对在外的将军进行监督,负责积核在外将军的功罪赏罚,虽然没有军中的指挥权,却有独一无二的监督权,勉强可以和一军统帅分庭抗礼。

而八年前,朱合洛任京畿道副指挥使,正七品。

同样因为永安里之乱,如今已是江南两路节度使,从二品。

朱合洛和于都监这两个人,都可以说是大鹏展翅,扶摇直上。

于都监的脚底板上有“小雀烙印”,他也是于家的“雀人”吗?

于家的手,不,朱合洛的手是不是伸的得太宽了?

“我……我只知道有雀人,”田犇开始了呛咳,“但去雀人那收粮的不是只有我一个,于家还有几个大掌柜也去的……”

于家、朱家,可真是珠联璧合的……一丘之貉!

于家的那个老于,就住在天汉桥下,她曾坐着轿子去过的那座宅子。

“于家和朱家上面的人是谁?”

于家和朱家上面的贵人,极有可能就是当日朱合洛嘴里说的贵人。

田犇的嘴角咳出了血沫:“咳咳咳……你以为我会知道吗?我啊,也不过是别人手里的一颗子……”

“落在你手里我还能死,落在别人手里,我只怕是想死都死不了……”

“我不知道……”

他的嘴角咧开,血沫不停地往下流,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来。

于是,小七妹举起河边的一块大石头,砸扁了田犇的胸膛。

“天高路远,我还有事,就不带着你的脑袋去弃婴塔祭奠了,”她说,“李昱白说得对,我得爱惜自己的拳头。”

毕竟,她还要杀去天汉桥下,就趁现在,迟恐生变。

“乖宝贝,要睡了,鱼不咬了,虾不嚼了,脑袋要送给龟叼了。”

诡异的歌声在汴水河岸边回荡,还流着一地血渍,黑得发臭。

喜欢小道姑一身反骨反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