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拖延之计,兵临城下!(求推荐,求收藏,求月票!)32(1 / 2)

王瑾却在张辽认出自己之后,纵马上前拦住了徐荣,按住了想要动手的徐荣,他有些疑惑的问道,“文远将军认识我?可是,我不曾在新安露过面,就连文远将军也是第一次见。”

张辽看王瑾这个时候还能沉稳的拦住徐荣,心中还是赞赏,就很恭敬的说道,“不瞒公子,在你们第二次运粮的时候,我去过公子安置流民的山谷,也目睹了公子和百姓同甘共苦的场景,心里深受感触。

辽在雁门长大,从小目睹百姓不易,对公子行径甚是感动,所以才会尽力帮忙隐瞒!”

王瑾听了张辽的话,就很是高兴的说道,“能得文远相助,实乃瑾之大幸!”

张辽却有些惭愧的说道,“只是我这边也有些瞒不住了,董越将军那里已经有了胡珍投敌的流言,原本我想趁下一批粮草运到新安的时候,劫下粮草献关投奔王公子,却没有想到公子会主动前来。”

王瑾没想到张辽会悄悄的去看望灾民,可是他的人竟然没有发现,想到这里的山并不算是特别陡峭,崎岖山路也有很多,这倒是非常的正常。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张辽要投奔自己,王瑾心中大喜过望。

想到张辽能够以八百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勇武谋略都非同一般。

王瑾喜形于色的说道,“能得到文远相助,瑾心里甚是欢喜,只是文远先不急献关,我们如果能再拖一个月,等我安排百姓收了麦子,让他们有粮草傍身,我们再拿下新安县城也不迟。”

张辽听了王瑾的建议,就有些不确定得说道,“主公,一个月恐怕支持不住吧,我猜过几日董越就会派人前往函谷关确认消息,只要人到了函谷关下,定然瞒不住的。”

王瑾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他就认真的说道,“我过几日就要开始组织百姓出山谷准备抢收麦子,新安这边只要稳住半个月,等新安粮食收割完毕。

既然董越再次派人前来,你再把蔡姑娘的书信传过去,我们得到消息,刚好可以引来袁绍联军,到了那个时候,董越也只能固守绳池了。”

张辽听了王瑾这么安排,也就连忙答应了下来,他陪同王瑾一起把粮食送走,然后才开始焦急的等待。

过了三日,董越的信使果然赶了过来,张辽根本就不给信使开口的机会,就连忙说道,“使官大人,我这里有封信正准备给董将军送过去呢,没想到您就来了,就麻烦您代劳一趟吧,这可是事关蔡中郎女儿的大事!”

那信使听了之后,原本想说让张辽前往函谷关看看情况的,听了这话,话也就咽到了肚子里,他不敢怠慢,连忙拿着信出发了。

要知道,那可是蔡中郎啊,太师最看重的一个人,一个月连升了好几级的人,根本就不是他能得罪的。

而董越那边收到书信之后,也不敢怠慢,连忙派人送往了长安,这书信必须由蔡邕亲自看看才行,他自己可不敢做主,万一被骗了,或者导致蔡邕的女儿出事,那可就麻烦了。

因为事态紧急,所以这封信三日后就被送到了董卓面前,他看完信之后,迟疑了一番,还是亲自上门,去蔡邕家里一趟,让蔡邕看了看这封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