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考题1063(2 / 2)

这个问题看似在问宋朝军备的问题,其实考的却是海上贸易,对应如今新政的开海计划。</p>

如果抓不到问题的核心就跑题了!</p>

“考题四:梦溪笔谈是为奇技淫巧之术,或为利国利民之法?”</p>

这题是朱雄英亲自出的,考的是对科技的看法,在这个推崇儒家,信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有没有真能冒出来几个“异类”。</p>

“第五题,关外之地,八百里漠北,如何彻底融入大明领土?”</p>

这一题同样是朱雄英自己出的,同时也是让他最头疼,至今都没想到具体解决的办法。</p>

这题说的简单些,就是如何汉化游牧部落,如何让农耕和放牧两种文明融为一体。</p>

这一题也是最难的,因为在历代王朝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p>

这五道考题,分别对应藩王,新政,开海,科技和经略外族,全都是新朝要面临解决的大问题。</p>

这些考题几乎都是以古论今,是皇帝和几位重臣商议出来的结果,当然,最后拍板决定的还是皇帝本人。</p>

五道题已经全部读完,接下来就是考生自己答题了。</p>

即使没记住考题也不能询问,如果连这点记题的本事都没有,那也不用当官了,总不能皇帝说话,你拿出一个小本子写下来吧!</p>

殿试大考的时间为六个时辰,也就是一天,没关系,慢慢想,慢慢写,不着急的。</p>

半个时辰过去了,大部分学子已经开始答题了,走过半个时辰,所有的考生都在孜孜不倦的写着,能闯进殿试的人没有一个是草包,都是万里挑一的能人,除非是靠作弊进来的。</p>

这些贡生的名单朱雄英自己提前看过了,可惜没发现一个他所熟悉的名字,三杨中的那两位也不在其中。</p>

但朱雄英并没有气馁,历史已经改变,兴许这其中会有被历史所埋没的大才,这也说不定。</p>

虽说都是贡生,但有些人笔走如蛇,对答如流,有些人却仰天发呆,或者扶额叹息,写不下去。</p>

这是很正常的,这可是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的殿试,有极大的难度,当然不会让你默写几篇唐诗宋词显示才华,亦或是当着皇帝的面背诵一篇出师表表达自己的忠心。</p>

老话说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真正的高手都是相约于殿试,八股见真章。</p>

你不行,不代表别人也不行。</p>

看着大殿内埋头考试的考生,朱雄英还是很满意的,他是满心期待新朝第一次恩科大试能出一个治国大才。</p>

一上午过去了,朱雄英监考的也有些累了,到了时辰,光禄寺的官员随即分发午饭。</p>

每人两个馒头,一碟豆芽,一份米粥,还有肉酱,腊八蒜,茶水等,吃的并不算好,毕竟是来考试的,混个肚饱就成了,想吃好的,也有,考中一甲,皇帝会在宫中亲自设宴请你。</p>

看到中午的饭食,不少学子已经皱起了眉头,抬头一看,同样面的饭食苦脸的学子不在少数,可在偷偷看向高台之上,皇帝和两位藩王正在掰开馒头将肉酱夹在其中,就着腊八蒜吃了起来,而且还很享受。</p>

一名来自闽地的学子用筷子夹起一瓣腊八蒜,顿时眉头紧皱起来,只有乡野村夫,贩夫走卒才会吃这种粗鄙之物,皇帝贵为天子圣人怎么也,,,</p>

再看对面那名贡生,腊八蒜在他口中嚼得嘎巴响,甚至还用馒头蘸蒜汁。</p>

他一脸的嫌弃,心中鄙夷道:“粗鄙的北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