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黄雀在后153(2 / 2)

“彼此彼此,但我没有杀那些无辜的人。我是为李家清理门户,替无辜的人报仇,我会功德无量的。”王宝山从石头上跳下地说道,“还有一点你没想到:这盗宝和杀人的罪名,还需要你替我背下去,我在此解决了你,一切归我所有,我才是最大赢家。”

赵其拔剑在手,咬牙切齿地说:“这么说来,我们中有一个人要躺在这里啦,要知道我赵其手中的家伙也不是吃素的。”

王宝山拔出宝剑说道:“好,那我们就各安天命了。”

于是,二人就在山垭里恶斗起来,斗不多时,只见王宝山一个玉龙探海,一剑刺中赵其胸膛,赵其大呌一声,倒地而亡。王宝山收了宝剑,走到赵其尸体前,得意地说:“你没有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吧?”

说完他就朝尸体吐了一口唾沫,然后走到马车前,敲敲车窗说道:“美人,下车吧!下来我们休息一会再走。”

金蝉掀开门帘,左手提包袱把右手伸给王宝山,跳下车来,丢了一个媚眼说道:“那我只好遵命啦。”

王宝山接过金蝉手中的包袱,从包里掏出两大锭银子对车夫说道:“兄弟,现在陇西在打仗,你暂时到兰州去避一下,仗打完了你再囬去,拿上银子赶快走吧!”

车夫揣好银子说道:“行,我有车马在,到哪里都可以挣钱,饿不着我的。”

说完,车夫就跳上马车向北绝尘而去。马车去远,金蝉对王宝山说道:“你为什么不杀他灭口?”

“我杀他干什么?他是一个无辜的穷人,我要利用他把追兵引到兰州去,我们就会更安全些。”王宝山说道。

“难道你要我步行跟你走吧?”金蝉撒娇地说。

“我怎么舍得会让你走路吗?我的心肝宝贝。”

说完,王宝山打了个唿哨,一匹黄马跑过来,王宝山把包袱放在黄马背上拴好,又牵来枣红马,用四块布把马蹄包好,就扶金蝉上枣红马,王宝山也跨上黄马说道:“我们就此往南行,一会追兵追来,让他们向西宁和兰州去追吧,这一带我很熟悉,南行三十里就是山区,他们根本无法找到我们,我们就到岷县去过我们的幸福生活吧!”

二人就并排向西南而去,这时,在较远的树林背后,转出三个披羊皮衣的人,每个人都牵着一匹马,他们相互看了一下,作了一个跟上去的动作,也向西南而去,他们可能是新的黄雀。……

过了一阵,山垭里从东来了一队人马,他们在山垭里停下来,见地上躺着一个人,他们围上去一看,一个人呌道:“队长,是赵其,他被人杀了。”

他们仔细辨认了马蹄,就分别向南北追去。天黑以后,两路人马空手回到李思齐大营,向他禀报道:“大帅。我们向西追到凉风垭,见赵其被杀死在那里,我们分两路向南北追,北路无收获,南路追了三十里,只见偏将王宝山身穿黑衣死在草坪上,枣红马不知去向。……”

李思齐珠泪长流,只是低头痛哭,好一阵才抬起头来说道:“算了,追他干什么?由他去吧!什么三宝,是三件祸害,害得我全家灭门。我真蠢呵,把这些东西弄到身边,白天食不甘味,夜晚睡不安眠,担心、恐惧、尔虞我诈、贪婪、杀戮随之而来,害得我全家死绝,这是我的报应,我是罪有应得。现在好啦,它们去找新主人去了,一场新的尔虞我诈又开始了,让那些新的贪婪者去掠夺,去杀戮、去灭门吧!让这场人间丑剧去继续上演,让他们去血流成河,让他们一个个见鬼去吧!”

李思齐摇摇晃晃站起来,端起水碗牛饮了一碗,将碗摔在地上,摔成粉碎,大叫道:“现在好了,什么也没了,家庭没了,财产没了,儿子、妻子没了,现在一无所有,光棍一条,再也不作土皇帝梦啦,走,我们也去造反去!去投奔徐达去,现在就去,马上就去,一刻也不容缓。我真是鬼迷心窍,为什么在接到招降书时不去投降?起码我的家庭可以保全下来。”

李思齐立刻吩咐部下准备好帅印,各种表册,带着手下,夤夜来到徐达营前,跪在地上,掏出皇上的招降书,口称:“李思齐愚钝不堪,归降来迟,现特来投降,望将军恕罪。”

徐达忙上前扶起李思齐等人,一同进入营中,好言安慰李思齐,同时摆好酒宴,让军中主将前来作陪,随后令李思齐连夜返回自已军营中,安顿好自已部下,各守原职,退兵天水,暂为天水守将,支援徐达大军北取庆阳。

驻定西张龙张虎部,早已逃归庆阳。徐达兵出肖关,来到庆阳城外,令部将陈德领兵一万为先锋,来到城下安营下寨,张良臣见徐达兵临城下,十分慌张,忙与七个儿子商议办法,他们决定用诈降之计,诓骗徐达大军入城,然后乘夜晚将明军消灭。张良臣的诈降之计得到七个儿子同意,第二天张良臣果然来到陈德兵营中诈降,陈德十分髙兴,就带兵入城安民。安民毕,陈德想起徐达曾在临别时吩咐:皇上来谕说张良臣十分狡猾和骁勇,七个儿子专使七条枪,个个凶悍,曾起兵豫南,此人全无信义,反复无常,若遇此人,多加防范,小心中计。所以,在安民之后,陈德仍将一万人带岀城囬兵营驻扎。张良臣的一计不成,遂在当天夜里带兵偷袭陈德。幸亏陈德有准备,拚命抵抗,无耐兵力相差悬殊,正在危急之时,傅友德领兵来救,在外面包囲了张氏父子,内外夹攻,张良臣父子见势不妙,才退入城中。天亮后清点人数陈德部下死伤两三千,傅友德报与徐达,徐达大怒骂道:“果然此贼全无信义!”

徐达遂令冯胜领兵五万驻守环县,截断庆阳与宁夏来往,又令俞通源领兵一万驻守华池,堵住通往沙漠的路,徐达亲自领兵将庆阳团团囲住,但不急于攻城,张良臣见明军把庆阳囲得铁桶一般,几次出城挑战,均大败而回,几次派往宁夏求救的人全被冯胜活捉,此时,张良臣才知道自已不讲信义,自已把自已逼上了绝路。四万人龟缩在庆阳城中,三个月后,城中缺粮,张良臣无法,只有自己厚着脸皮在城上乞降,徐达骂他不讲信义,不肯荅应。过了几天,张良臣粮空粮尽,和七个儿子饿倒在城墙上,均倒地等死。

此时城中偏将姚晖打开南门迎降,他带上李思齐的两宝,宝马和玉壶来徐达营中请降,徐达准其投降,遂带兵入城安民,在南门城墙上将奄奄一息的“金牌张”和“七条枪”全部活捉,数其罪而斩之。这就是无信义之人的下场。

徐达斩了张氏父子后,速送粮食入城赈救城中军民,军民欢欣鼓舞,明军再次岀榜安民,一夕而安。

徐达追问姚晖,为何李思齐的三宝在张良臣手中,三宝为何只有两宝。姚晖囬荅说,当初张良臣派大儿子入秦并非真心助李,实际上是为了夺取他的三宝,张龙重金买通李思齐的副将王宝山进行盗宝,谁知王宝山得到三宝后要独吞,就被暗中监视的张虎杀死,张虎得到三宝后,连夜撤兵回庆阳,金蝉归张氏父子后,日夜供张氏父子淫乐,已在一月前亡故,所以只剩下两宝。徐达派小队人将二宝送到天水,交还给李思齐,李思齐得知真相后坚决不收二宝,退给徐达,正好皇上宣李思齐入京面圣,徐达劝李思齐带二宝入京呈与皇上,皇上得二宝大喜,令李思齐为江西九江刺史,李不愿为官,要求辞官定居南京。皇上遂给府第、奉禄,并赐宫女另组家庭,在南京颐养天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