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园中韭菜4195(2 / 2)

张半仙忙起身,收拾好东西,带上妻儿,星夜逃出南京城。

皇上出门来到大街上,他心中十分高兴。几年来,压在他内心深处的秘密使得他喘不过气来,这秘密既不能说出口,更不能向任何人倾诉,只有深深埋藏在心里,这秘密就像蛇鼠一样,日夜咬啮着他的心,一刻也得不到安宁。今天来到这里,在命理上找到了依据:朕的八字是天下最好的,是“四库俱全,贵不可言”的皇帝命。所以,今天才能有朱家天下,才能唯我独尊,朕的一言一行就代表天意,“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朕对他们有生杀大权。所以要“清君侧”,那是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是形势的需要,那就放手地干吧!以前,要实行“清君侧”他还有些犹豫,他有三个顾虑:一怕激起被清理的那些人的反抗,把事情闹大 ,不可收拾;二怕社会舆论不好,那些臭笔杆子、滥文人,写些书出来骂人,使人遗臭万年;三怕引起老百姓的不满,江山就不稳固。他想了个办法,可以采取各个击破、分而治之的办法来进行。一次不必诛杀太多,一二人就可以,先抓住他们错误或罪行,证据确凿,就严加惩处,诛身灭门夷三族。第二、“清君侧”只在位高权重的人中进行,不针对老百姓,“只割韭菜,不割麦苗’”。三五年进行一次,长时间地开展下去。不急,这事急不得,“急蹶上将军”,反正朕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想到这里,他心情舒畅地出了一口长气,立在原地活动了一下筋骨,他突发奇想:朕的八字是辰、未、戌、丑,四库俱全,天下这么大,难道没有一个人和朕一样,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也是“四库俱全”。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不会来威胁朕的皇位?他想到这里,内心不免紧张起来,他赶快大步奔回皇宫,连夜秘密派了五十多人,奔赴全国各省,各省又派专人到各县,去进行人口普查。名义上是人口统计,实际上是清查与皇上同庚的人。过了一年,一个详细的同庚人统计奏折放在皇上的龙案上。

第一名 姓韩名家煌,家住大都前门外大栅栏七十七号,职业京戏演员,专演帝王。剧团里凡是有帝王角色,非他莫属,他不但声音洪亮而优美,字正腔圆,风度翩翩,表演到位,深受戏迷喜爱,外号人称“韩假皇”。据他的家谱记载,远祖是汉朝初年赫赫有名的齐王韩信。人们说:韩信当年先投项羽,当专管文书资料的小官,后来投刘邦,被刘邦拜为三军兵马大元帅,因他破赵、燕、齐有功,被封为齐王。后与刘邦、彭越、英布汇合一起,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围住项羽,使项羽粮尽援绝,夜晚韩信派人在项羽营外唱楚歌,楚兵思家心切纷纷逃跑,项羽误认为汉军已得到楚地,就准备带虞姬突围南逃,虞姬怕自己连累项羽而自杀。项羽只得带残部向南突围,在项羽南逃的五百里路上,韩信沿途布下十面埋伏,不断追杀项羽,项羽逃到和县东北长江边,一个叫乌江的地方,项羽只剩下一人一马,前有大江,后有追兵,项羽不屈自杀。韩信因功高被封楚王。韩信先侍项羽,后依刘邦,项羽是韩信旧主,项羽虽没有重用韩信,但也不曾亏待于他,他不该逼死旧主。特别是设下十面埋伏这样的毒计,杀死项羽几十万士兵,杀戮太重,实在是不仁不义,严重有损子孙阴德。尽管韩信为其母选了一个帝王阴宅,子孙后代只能穿上假龙袍,在戏台上当假皇帝。

第二名 姓武名结石,西安城北郊大树村人,全家十多口人,靠养猪和杀猪为生,武结石杀猪多年,技术熟练,又快又好,一天可以杀二十头猪,人称“屠猪王”。据他家家谱记载,他的始祖在秦昭王时是武安君,因家道中落,沦为屠户。他家养的猪屠杀后,有一次肚下有“白起”二字,从此每一年或两年出现一次,他们一家人不知何故,多了就见怪不怪。还是一个算命先生一语道破天机:白起是秦昭王的一个大将,颇有战功,被封为武安君,所以,白起就是武安君。当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大战中,杀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又一夜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兵,使赵国家家户户都有啼父嚎夫哭子痛兄伤弟的人。白起的做法残忍之极,完全丧失了人性,也引起秦国人民的反感,他后来因倨功忤逆昭王,被杀于咸阳杜邮。白起因罪大恶极,得罪于天地,世世代代变猪以偿前罪。而杀牠的人恰恰是牠的后人,这真是上天的巧安排,这才是报应!

第三名 姓黄名朝天,家住江苏盱眙县洪泽湖边,十多代人以来,以围湖养鱼为生,到他这代,每年养鱼十几万斤,南京市面上一半的鱼是他养的,因此人们称他“黄鱼王”。他的家谱记载,他的远祖在唐僖宗时叫黄大齐,字金统。这不就是黄巢的名字吗?黄巢山东曹州冤句人(今山东曹县西北),当年造反成功,率百万兵攻破长安(今西安),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四年后被唐军包围,因乏粮退出长安,在河南作战失利,退回山东,在泰山虎狼谷被唐军追击而围困,战败不屈自杀。他的小儿子在偏将的带领下,逃出虎狼谷,在洪泽湖边隐居下来,直到现在。

第四名 姓康名守财,家住福建建阳县北武夷山下,世代养蜂为业,他现养了一百多桶蜜蜂,外号人称“康蜂王”。因为崇安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鲜花常年开放,四季适宜养蜂,盛产名茶“大红袍”。据说,他的远祖在唐朝天宝年间叫康禄山,辽西东营柳城人,三岁时父死母改嫁突厥人安延偃,康禄山就改名为安禄山,从小随继父学得武功和九番语言,身体健壮。长大后参军,骁勇善战,因战功卓着,为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后入京朝圣,深得唐玄宗和杨贵妃赏识,收为义子,被封为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拥兵十五万,天宝十四年冬(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攻下洛阳,第二年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年号圣武。因部下残暴,中原人民纷纷起兵反抗。他遣兵破潼关入长安,大肆杀戮百姓。至德二年春(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夺帝位,后安庆绪被部下史思明所杀。安庆绪之弟连夜逃出长安,改姓康,流浪到福建建阳武夷山下隐居下来,从事养蜂,直到现在。

第五名 姓石名东木,家住湖北武昌城外,是一个“养鸡大王”,每年要养五六千只鸡供应武汉三镇。

第六名 叫卢有成,家住四川南充,是个“养蚕大王”,别人一年养一次蚕,他可以养三次,次次成功。蚕茧是生产蜀锦的主要原料。

第七名 叫成高照,家住四川新都,夫妻二人办了一个启蒙学校,有两百多名蒙童在学校读书,共有三个班,夫妻二人和长子各教一班。当地人戏称成高照为“孩子王”。

* * *

皇上看完了上述奏章,背靠龙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道:“看来朕的同庚人们和朕是同庚不同命。由此可知,一个人祖坟风水再好,八字也是上乘,但祖宗留下的阴德太少,也是没有用的,一切都是枉然。一个人片面地追求风水、阴宅,不多积德作好事,只能是害了子孙!”

从此,他不再担心同庚人来危害他的江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