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易相1198(2 / 2)

“臣资质愚钝,猜不到是谁。”李善长僵硬地回答。

“朕现在问你,你的儿子成天在干什幺?”皇上追问道。

“启禀皇上”李善长回答道,“我的二儿子在国子监读书,大儿子在外做些生意。”

皇上开门见山地说:“做生意?做什么生意?你和你大儿子在陆郎的生意做得不小啊!你以为朕不知道?你们买那么多土地干什幺?”

李善长头上渗出冷汗,他连忙分辩道:“皇上,这是没有的事,请皇上为老臣作主。”

皇上听了大怒,站起来骂道:“到现在你还不认罪,花言巧语强辩!”

皇上说道这里,气愤愤地把手中的材料掷到李善长的脸上骂道:“你拿去自己看看,这些都是专吿你纵子买田地的状纸,早就摆在朕的案头上了,朕派人下去落实,好多都是铁证如山,人证物证据全。现在你还在抵赖。你作为一国之相,竟知法犯法、以身试法,胆大包天。对于你本该重处,朕念你是个老臣,不忍见你受戮。这样吧,朕限你十天之内退清全部土地,释放全部农奴,不然严加惩处!那时休怪朕无情。从明天起,你也不要入朝了,回家养老去吧!你的左丞相也不要作了,相位暂缺。”

皇上停了一下,用严厉的眼光扫了一下群臣,众大臣都低着头,大殿里鸦雀无声。皇上继续用洪亮的声音说道:“各位大臣们听着:你们现在有些人倨功自傲,目空一切,疏于王事,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他们置国法而不顾,带头来挑战国法,他们什幺事都敢干,贪污盗窃、行贿受贿,结党营私,培植亲信,网络党羽,买官卖官,拉拉扯扯,大吃大喝,朕的剥皮场好久没开张了。你们把朕的仁慈当成软弱。朕劝你们要夹起尾巴做人,你们自己屁股上有屎的人,朕给你们五天时间,把屁股擦干净,该清退的清退,该退还的退还。期限一到,尚不悔改者,一律严惩不贷。退朝!”

皇上说完,拂袖退入后堂。很多人一听说退朝,如逢大赦,一颗悬着的心才回到怀里。因为朝里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靠李善长这棵树爬上去的,他们自然就属于淮西党。今天,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所依靠的大树转瞬之间如溃堤一样,“哗”的一声就塌了。他们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或多或少有类似问题,今天亲眼看到权倾朝野的李善长都栽了,他们哪能不“蛇惊”呢?尤其是从未见到皇上像今天这样震怒,谁晓得哪天会落到自己头上?侭管退朝了,百官陆续散去,一个个都掏出丝绢揩额上的冷汗。还有几个吓得来尿流在裤裆里,有几个跪在地上起不来。

很多人见李善长垂头丧气地跪在地上,都像避瘟役一样绕行而去,刘伯温还是不慌不忙地走到李善长身边,从地上扶起李善长安慰地说:“李大人,地上很冷。快起来回去吧,小心着凉。”

李善长从地上站起来,对刘伯温说道:“谢谢刘大人,这个时候,有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你却来扶我,该不是来看我的笑话吧?”

刘伯温诚恳地说:“李大人,你把我刘伯温看成什幺样的人啰!我可是在人前人后从来没有说过你李大人什幺坏话。”

李善长重重叹了一口气说道:“先生才是我朝的正人君子。过去,我神差鬼使,说了那么多对先生不利的话,没想到先生如此虚怀若谷,大度待人,我李善长今天既感激又惭愧!”

这时,值日太监在大殿上高叫:“皇上有旨: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伯温大人御书房觐见!”

刘伯温对李善长低声说道:“李大人,你走好,凡事想开些,皇上说的事希你在限期内一定整改好,我看事情还不是已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李大人,对不起,皇上在召见我,恕我不能送你了!”

文武百官都回过头来看着刘伯温,此时皇上召见刘伯温,这意味着什幺,太清楚不过了,这意味着左丞相这个宝座非刘伯温莫属。马上有很多人投过来羡慕的眼光。甚至个别人公开向刘伯温贺起喜来:“刘大人,恭喜你了!”

刘伯温只是摇摇头,淡淡一笑地说:“王大人,不是那幺回事,你误会了。”

刘伯温来到御书房,见皇上正坐在椅子上发呆,他心想:今天终于下了个狠心,打击了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的嚣张气焰,扞卫了皇权。可是下一步如何定左丞相呢?皇上还拿不定主意。他想:现在是他内事不决之时,还是听听这位大明第一军师的高见为好。他好羡慕当年的孙仲谋,可以‘内事不决问鲁肃,外事不决问周瑜。’而他呢?他的内外事不决只能问刘伯温,但他总觉得刘伯温这个人太聪明过人,聪明得叫人不放心,无论什幺事情他一眼就能看穿其本质,有很多事情都是按他所预料的那样发展下去。这如何不叫人心悸?但这个人也不是那幺好驾驭的,如果能把他变成当年的诸葛亮,让他鞠躬尽瘁地为大明效力一生,那是再好不过的。可是谈何容易,就连现在他朱元璋也不敢说完全驾驭了刘伯温,他的太子朱标那就更不用说了。要是刘伯温掌握了朝政,他要动起坏恼筋来,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想到这里他就不寒而栗,最后他决定看看再说。……

这时,刘伯温走进御书房,垂头弯腰地说:“臣刘伯温参见皇上!”

皇上从沉思中醒悟过来说道:“先生来了,请坐!”

“谢皇上。”刘伯温坐在皇上左手边的椅子上。这时,太监端来一盘肉包子和一钵粥及一些小菜,放在旁边的桌子上,皇上对刘伯温说道:“来,先生,你还没有用早餐,过来我们一起吃些,吃完了我们好商量事。”

刘伯温见皇上平静了许多,也就不客气地把椅子向桌子一挪,在桌子边客人的位置上坐下来,他先给皇上的碗里添满了粥,然后在自己碗里也添了大半碗,两人也不说话就吃起来。刘伯温多次同皇上一桌进餐,他知道皇上有‘吃不言、睡不语’的习惯,而且无论吃什幺都是风卷残云似的,一扫而光,不愧有‘饕餮大王’之美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