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易相3200(1 / 2)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皇上和刘伯温的谈话很快被传开了。首先传到李善长的耳朵里,李善长听了十分感动地对儿孙们说:“那天我罢相时,百官都避开我如避瘟疫,只有刘伯温前来安慰我,我原以为他不过是作点表面文章,来看我的笑话而已。他还说,事情还不是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我想这只不过是外交辞令而已,没想到我平时攻击最利害的人,这个时候却站岀来为我说话。看来,刘伯温才真正是大明朝的正人君子。”

可是,这些话传到胡维庸的耳朵里,气得他三尸暴跳,大骂刘伯温道:“这个该死的刘骟匠,竟敢在皇上面前说我的坏话,他活得不耐烦了,我没有惹他,他却来惹我,那就别怪我手下无情。到时候我不是要挖他一只眼,而是要挖你两只眼岀来,方泄我心头之恨!”

皇上和刘伯温谈话的第三天早朝时,皇上就宣布杨宪为左丞相,汪广洋为右丞相,原来的右丞相徐达在这场罢相的斗争中无故被黜。幸好徐达这个人是个淡泊名利的人,既然被黜,他也就求之不得,懒得天天上朝来。不与任何人交往,也不过问朝中之事,心安理得地当他的魏国公。

刘伯温下朝后回到家里,把燕燕和苏瑾叫到书房来,对他们讲了易相的全过程,同时说道:“看来,我们离开南京的日子为期不远啦。”

燕燕担心地说道:“先生,这怎么办?我们这么多东西,我们的孩子还小,路途又这么遥远,我们怎么离开南京?”

刘伯温笑着说:“你放心,真正走的时候还早哩,我估计在三年以后去了,等胡维庸上台为相时,才是我们离开之时。不过我们现在应早作准备,全身而退,这才是我们目前要作的。在三年之内胡维庸还当不上左丞相,现在他会忙于去争相位,还顾不上我们,他一旦为相,就要陷害我们了。他不外乎像对待李善长一样,给我网几条罪状。他们可能诬陷我的只有这么几条:一丶关于苏家百万银两之事,他们会说我贪污。这件事现在苏瑾就给我打个一百二十万两的收条,即使你决定把这笔遗产转赠你大姐,也要给我写个假收条,证明你把银两己收回,回温州去了。”

这时,小月端了三杯茶走进来,刘伯温继续说道:“小月来得正好,叫小月在收条上签个字证明这件事。”

小月抬起头来看着刘伯温问道:“先生,签什么字?”

刘伯温手里拿着一张银票让小月看清楚,指着银票的金额那一栏问小月,这张银票数量是多少?”

小月看了银票,然后吐了一下舌头说道:“是一百二十万两白银,天哪!哪来这么多银子?”

刘伯温说道:“这是你苏莺莺小姐留下来的苏家的遗产,皇上当时叫我代为保管,现在苏莺莺的亲兄弟苏瑾来到南京,他是苏家财产的合法继承人,我刘伯温就把这笔财产交还给苏瑾,苏瑾然后给我打个收条,表示我刘伯温没有贪污这笔钱,你就在收条上签写‘情况属实。见证人小月。’就行了,今后皇上问起我才好交待。你明白了吗?”

刘伯温说完,当真把银票交给苏瑾,苏瑾把收条交给刘伯温,刘伯温让小月签了字后,刘伯温把收条放在原来放银票的地方,才松了一口气笑着说:“本收荒匠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小月说道:“你们是一家人了,也搞得这么复杂。”

“不复杂不行,这是要剥我的皮的事,我敢马虎吗?”刘伯温说道。

刘伯温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刘伯温接着问燕燕道:“第二条关于淡洋买地之事,燕燕你给刘琏回信没有?淡洋本来只有十亩,到他们那里就会变为一百亩,一千亩。比如李善长侵占农民的地,农民吿到大理寺只有四百亩,到了皇上那里就成了四千亩,足足扩大了十倍。”

“淡洋的十亩地我们又没买,也算有罪?”燕燕睁大眼睛问道。

“这些人专靠捕风捉影,整人害人起家。这就是官场上的斗争。你给刘琏写信没有?留下底稿没有?”刘伯温问燕燕道。

“我按先生的意思当天就回了信,也留了底。回头我给先生拿过来。”燕燕回答道。

“这就对了。第三现在我们家里的东西能卖的全部悄悄卖掉,换成银票,由苏瑾带回温州去,只留下房子和日用品,贵重而不能卖的东西,我们雇一辆马车由苏瑾押运回温州,苏瑾回温州后替我们买好住房,他日回温州时有房住,这样,日后我们离南京时就好轻装上阵。”刘伯温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