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枪若梨花摧敌阵(1 / 2)

冀州,中山国,北平县。

这北平县自非后世所言北平,故址在今河北满城区城区北二里眺山下。

西汉置北平县,属中山郡。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张苍为北平侯,成为侯国。

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北平侯张预“坐临诸侯丧后,不敬,北平侯国除”。复为县。

东汉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中山国复为中山郡,北平县仍属之。十七年北平县仍隶同年复封之中山国(二十年复为郡,三十年又封国)。

北平县地处中山国东北,与幽州隔徐水相望。

此次幽州大乱,为防止叛军寇略冀州,冀州北部的常山、中山、河间、勃海四郡集结各郡义从。

西侧的常山、中山二郡义从据守北平县,东边的河间、勃海则驻扎于河间国的易县。

北平城墙之上,几对士兵正在来回巡视。如今局势严峻,这些军士虽是本地义从,并未受过正规训练,却也知现在一个不小心便是城破人亡的下场。

不仅如此,若是他们尽数溃灭,他们身后的亲人也将难逃一死。

“看!有人来了!”一个士兵指着前方喊道。

声旁几人闻言,赶忙向他指着的方向望去。

“好像只有一人?”

“吓死我了,还以为叛军杀来了!”

“胆小鬼,我们来这就是为了上阵杀敌!我还就等着那些反贼来呢,看我不杀他个屁滚尿流。”

“别贫嘴了,我在这守着,你们快找人去报告头领有人来了!”

几人交谈间,那城外之人已到城门之前。

“城下何人?来此何事?”

“我乃涿县县令公孙将军帐下谋士,来此有要事相商!”城外之人自然便是一路疾行至此的云汜。

“我自有信物作证,将此处主事人找来,我自会证明!”

“你且等等,我们头领马上便来!”

“头领?看来镇守此处的乃各郡义从。”云汜暗道。

不一会,城门大开。

云汜抬头望去,只见四人自城内疾驰而来。

待走近来看,四人尽皆身着甲胄,两人手持长枪,另外两人则背负斩马刀。

“阁下何人?”手持长抢的白袍将领问道。

虽被盔甲所罩,看不清样貌,但听其声音竟颇为年轻。如此年纪,便为义从头领,云汜不禁对这白袍小将有了兴趣。

“涿县县令公孙瓒帐下云子归,这是调兵令牌!”云汜自怀中掏出令牌,扔了过去。

这令牌是云汜为了调兵方便,特地跟公孙瓒要的。

东汉军制与西汉大致相似,只是由于汉末大乱,导致各地损失过大。

为休养生息,朝廷取消了各郡国的常备军。若遇叛乱,由各郡县自行征兵。

为方便管理,便给各郡县长官提供调兵令牌。若遇紧急情况,这令牌可以调度周遭郡国的部队。

那白袍小将接过一看,又交由身旁几人,确认无误后,又由那白袍小将上前将令牌交还云汜。

“还请云先生入城一叙!”

城门不远处,义从营帐。

进的营帐,云汜总算看清那死人面貌。四人年龄皆不大,样貌也都算周正,尤其以那白袍小将为最。

“不知几位姓名?”云汜问道。

“我乃常山真定人士,赵云赵子龙。旁边这位,是我同乡夏侯兰。另外两位,则是中山国义军头领张平、苏定。”赵云介绍道。

“在下云子归,见过诸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