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三年279(1 / 2)

机敏,果决,不错,不错,果然是难得的人才!”李治满意的点了点头:“那你觉得何时可以进攻高句丽?”

“回禀陛下,辽东那边臣不清楚,百济这边至少要三年休养生息,才能出兵!”

“三年!”李治脸上看不出喜怒来:“你觉得要这么长时间?”

“是的!”王文佐回答的十分笃定,在这个问题上整个熊津都督府上层是有共识的,即便是天子也不可能完全无视熊津都督府的意见,再说有金仁问在旁边,王文佐也不用担心会惹恼李治。

“说说缘由!”

“从显庆五年算起,百济叛乱一共打了三年,丁壮妇孺死伤无数不提,公私仓储基本都空了。叛军围城之时,泗沘城中一只老鼠可以卖五六十枚肉好。俗话说三年耕有一年蓄,若想对高句丽用兵,哪怕熊津都督府只需有牵制之效,也至少要有一年的存粮吧?”

“泗沘城中一只老鼠可以卖五六十枚肉好?”李治听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那王爱卿你当时也在城中吗?”

“微臣当时领兵在外,不在城中,这是听一个同乡说的!”

“嗯!”李治点了点头,神色凝重了不少:“王爱卿的意思寡人明白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微臣以为要先出兵高句丽,必须先解除后顾之忧!”

“哦,后顾之忧?”李治问道:“什么后顾之忧,百济之乱不是已经平息了?”

“陛下,百济战乱的确已经平息了,但扶余丰璋兄弟尚在,他们逃往倭国时同行的尚有万余人,只要他们兄弟一日不除,百济便一日不解后顾之忧!”

“扶余丰璋兄弟的确是件麻烦!”李治眉头微皱,他看了看金仁问,金仁问微微点头,天子微微点头:“不过若想出兵倭国,只怕大唐也是力所不逮。”

“陛下,处置扶余丰璋兄弟,无需出兵倭国!”王文佐道:“只需要一介使臣,就能让倭国将二贼首级献上!”

“哦?”李治饶有兴致的重新打量眼前的年轻人,显然对方是在毛遂自荐,虽然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但听听总没有坏处:“王爱卿,你可有什么方略!” “微臣遵旨!”王文佐躬身拜了拜,从袖中抽出一张纸来,双手呈了上去:“一点浅见,还请陛下御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