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问题是没钱(2 / 2)

方尧却不一样,无父无母,孑然一身,身无长物,除了自己这个人,什么钱财也没有。

三一门倒不是出不起这个钱,可惜出不得,拜入玄门讲究缘法,自古以来哪有师门倒贴钱求着弟子进门的道理?

“所以,你虽然算是入门,但要自己挣够五块大洋,才能够正式拜门长为师,明白了吗?”

水云表情严肃。

“不过也别担心,你年纪还小,寻常人十几岁能筑基就不错了,正式拜师前虽不传你逆生,其他修行却不受影响,不会耽搁。”

“师兄,在门内挑水劈柴给工钱吗,若是可以,我就再去下院……”方尧试探地问了一句。

“当然不行,若是正式弟子,会做法事的,倒是可以领些香火钱。”水云的答案仍然是否。

“那……师兄能否借我这些钱,我以后一定还,算利钱也行。”方尧仍不死心。

水云翻了个白眼。

“当然不行,不是师兄小气,这个钱你从哪赚或者借来都行,唯独不能来自三一门的人。”

“我明白了,多谢师兄。”方尧也不再纠缠。

方尧明白,修行有四个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是学道得法的基础条件,即——法财侣地。

法,即明师传正法,除非是先天异人,得法天地,后天异人的修行皆要依法而修,而法来源于师,得明师真传才是正式入道修行的起点。

道法传承是以大道为本,师父教授弟子称为“传”,弟子接受师父的教导称为“承”,师传徒承故称“传承”。

自古以来,大道难闻,真师难遇,许多学道者第一步就走错了路,甚至耽误终身,令人惋惜。

侣,便是道侣,并非修仙小说中所写的夫妻关系。所谓道侣,不拘男女长幼,重在志同道合,可以互帮互助,共同精进。

同门师兄更容易成为道侣,既有同门之情,又因彼此学习的功法相同,方便切磋探讨,共同进步。

地,便是修炼的场地。大门派的宗门多建在名山大川、洞天福地,就是为了有一个灵气充裕、安定身心的修行环境。

广义的地还包括社会秩序、人文关系等。修行环境良好,身心自然也安定,有利于人安心踏实地去修行。

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基础也是修行的必备因素。有些人人认为既然悟道修行,修士就不该贪恋黄白之物。

但是,与世人看重的角度不同,对于修行人而言,财是工具而非目的,求师访道、供养父母亲人都需要财产支撑。

在求财方面,修士历来是凭本事吃饭,如横练门派擅长治跌打损伤,道家门派擅长占卜风水,佛家门派擅长超度法事。

此外,一些大门派田地广阔,还可靠地吃饭,这都是修士获取报酬的途径。

如今,方尧入了三一门,左若童愿意收他为徒,师兄师长众多,起步修行所需的法侣地都算是有了,偏偏缺了这个财。

本来,财在这几点要素里并不是最难的,毕竟,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但,问题是没钱!

如果没有财就拜不了师,拜不了师父就学不到法,更别提和其他师兄相互印证。

来钱快的法子倒是有,驱使蛊虫把人毒晕了劫个财轻轻松松,可方尧实在干不出那盗抢之事,钱的来路也交代不清楚。

如果把时间拉长,挣取拜师的资财倒也不难。

门内多少师兄弟都是花儿乞丐贩夫走卒出身,进门时年龄都不小了,只要肯花功夫,最多几个月也就挣到了。

可是时间不等人,晚一天挣到钱就晚一天开始修习逆生,一个七岁的孩子该怎么挣钱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