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妙仁堂(1 / 2)

“不是治病,老丈,我们先前曾见过的。”

方尧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这老郎中正是先前方尧在村里遇到的那位,那中毒汉子的妻子就是请了他上门救治。

但老郎中查看病情后,发现无法解毒,就放弃离开了,原来他便是在这处医馆坐诊。

“哦?是吗?”

老郎中听到此话,瞪大眼睛观察起方尧。

“哦哦哦,老夫先前去牛家村出诊,确实见过小友。

可惜那汉子不幸被毒蛇咬中,若是当即放血施药还能有救。

但他家人拖延了一个时辰才来找我,老夫实在无能为力啊,惭愧,惭愧!”

老者面露悲戚之色,摇了摇头。

这老郎中倒真是个心善的,看起来对自己没能救到中毒之人很是歉疚,医者仁心啊。

“老丈不必愧疚,实不相瞒,小子跟着师父学了些治疗蛇毒的秘方,在您离开后已经帮那人解了蛇毒。”

方尧见老郎中这番神色,便告诉了他中毒者已脱险的消息。

“那就好,那就好。”老郎中点点头,似乎安下心来。

“什么!小友,你莫要哄我老头子。

那汉子的伤口分明是被银环蛇咬的,剧毒无比,关键是时间过得太久,怎么可能解得了?”

老郎中反应过来,激动地站起身,难以置信地看着方尧。

他刚刚还在为有人获救而宽慰,此刻回过了神,震惊不已。

眼前这个小孩子竟然能解自己都没办法的毒?

须知传统中医其实便是一种经验医学,对待毒蛇咬伤又耽误了时间的,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蛇毒是一种具有强烈致病性的外来致病因素,不同于其他邪毒,也并非六淫之邪,具有自身特殊的属性。

秦汉时期,《五十二病方》记载,时人以“泽兰”“桑汁”“堇”等药物治疗蛇伤;《神农本草经》收录,“雚菌”“肤青”等药分别能去“蛇螫毒”“主蛊毒及蛇、菜、肉诸毒”,说明在秦汉时期,人们已经发现被蛇咬伤致死主要是蛇毒作祟。

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备急方》总结了一些不同的蛇伤防治方法,有16首外治方及4首内服方,有掘坑埋疮并坚筑其上以排毒,还有用唾液、高温破坏蛇毒的方法,具备一定的启发性,该书还记载了“青条蛇”,并说其毒性很强,说明当时的医者已初步认识到毒蛇种类不同,毒性亦不同。

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明确提出不同的毒蛇具有不同的毒性。《孙真人海上方》首次提出了“蛇伤”一词,并将其解释为毒蛇咬伤。王焘所著《外台秘要》首次将辨蛇与治疗结合起来。

宋金元时期《普济本事方·卷第六》中有以天南星、防风组成的“玉真散”一方,不仅可以治破伤风,还可以治蛇伤。

人们对毒蛇咬伤总结出各种经验,但因科学发展局限,此类凡俗经验疗法,并没有触及蛇毒本质,能不能治好大部分时候都看运气。

这个时候,法兰西科学家应当已经研发出了抗蛇毒血清,但东方还要等几十年。

而方尧以蛊祛毒,绕过这些复杂的生化原理,直接将蛇毒清出人体,自然就避免了这些问题。

“不骗你,那银环蛇都被我抓住了,对了,您这妙仁堂收不收购毒蛇,可以入药的。”

方尧没忘记自己来到这医馆的目的,伸手拍了拍自己的布袋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