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一根黄瓜(2 / 2)

  陈言眉头紧皱。

  卷宗中关于两人的描述很少,但是仅有的这些信息,让陈言有些疑惑。

  这对父子,身上有疑点。

  第一,烈日当头去钓鱼。

  这不太符合一般规律。

  陈言的父亲也爱钓鱼,所以,陈言对这方面有一定了解。

  钓鱼一般选择在早晚,这个时候不仅天气凉快,而且早晚也是鱼类觅食的时间,这个时间段钓鱼,更容易有收获。

  再说,钓鱼不是一个着急的事情,需要很好的耐心。

  有时候,为了钓上一条鱼,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坐在那不动,也是可能的。

  可是,有几个人能顶着三十多度的烈日,在没有任何遮挡的池塘边钓鱼?

  第二,就是两人的收入。

  不是说低收入的人就不能钓鱼。

  但是,一般来讲,低收入的人群,在钓鱼的人群中,比例比较少。

  不说别的,就是钓具,价格就不便宜。

  而且钓鱼是一个修身养性的活计,需要耐心,需要时间。

  以张松林父子的收入,还有闲情逸致去钓鱼?

  这……不合常理!

  可是,这两人会是凶手吗?

  也不见得。

  案子已经过去五年了,一点线索都没有。

  而且,当时的张云虎,将池塘整个抽干了,也没有其他的发现。

  所以,如果张松林父子是凶手,那么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导演钓鱼报案这一出戏。

  因为,如果他们没有报案,这一截断臂,甚至现在都不会有人发现。

  到底是什么情况?

  不是凶手,行为可疑。

  是凶手,逻辑不通,除非两人是傻子。

  拿起桌上的座机,陈言拨通王刚的电话:“来我办公室一下。”

第267章 一根黄瓜

  五年前的案子?

  王刚微微有些惊讶。

  “这个案子当年我参与过。”

  王刚对这个案子非常熟悉,对卷宗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当时我们对发现断臂的池塘周边也进行了检查。”

  “甚至是十公里内的所有池塘,我们都派人拉网式的进行了检查。”

  “但是没有任何发现。”

  “周边也没有失踪人口汇报,我们在失踪人口信息库里,也没有对比到相关信息。”

  王刚是案子的负责人,只要不破案,一直到退休或者调离,他都会盯着这个案子。

  但是,仅仅只有一截断臂的话,死者的身份都确定不了。

  更别说凶手了。

  将张松林父子的照片递给王刚:“这两个人,后来有没有跟进?”

  结果照片,王刚第一眼就认出了他们。

  “张松林父子?”

  王刚摇摇头:“这对父子当时报案后,我们对他们的背景进行了调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