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海岛小夫妻,养崽撩夫甜蜜蜜_分节阅读_第50节(2 / 2)

  “这是我阿公,阿婆,你要的虾由他们来晒。”张顺平简单地介绍了两句。

  江嘉意连忙同阿婆问好,虽然两个人说话类似于鸡同鸭讲,谁也听不懂谁说的是什么,但开始的时候说的也不过就是几句客气话,大家说得还挺热闹。

  张顺平也不给两个人翻译,而是露出了一个不忍直视的表情,侧头望天,完全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江嘉意磨了磨牙,只觉得中二少年真讨厌!

  又和阿婆说了几句,她转头看向张顺平,说:“你跟阿婆说,我先和她一起操作一回,让她跟着我学,以后就让她照着这样自己做。”

  说到正经事,张顺平也正经了起来。

  江嘉意让他们把提前准备好的虾拿出来检查了一下,确定质量没问题后就让阿婆找出了剪刀,然后还跟她要了一根细竹签。

  她拿起一只虾,按照平常的方式剪去虾爪,挑出虾线,然后取出沙包。

  一边示范一边跟一旁站着的阿婆还有张顺平讲解:“每一只虾都必须这样操作,这样晒干的虾吃着才不会碜牙。”

  两个人都一脸震惊的望着她的动作,显然根本没有想到晒一个虾竟然需要这么麻烦的步骤!

  江嘉意的动作很快,转眼就剪了五六只。

  张顺平终于没忍住,问道:“干嘛这么麻烦,直接晒不行吗?”

  江嘉意看了看他:“可以,但那样晒出来的我不收。”

  陈顺平抿了抿嘴,不甘心地说:“可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晒的!”

  “所以你的铺子里一天也卖不出去一斤。”

  江嘉意实在是被这小子给蔑视得够够的了,触底还会反弹呢,她终于没忍住呛了他几句。

  合作嘛,总要讲一个相处愉快,谁想天天看他一个中二病少年的白眼?

  再说了,江嘉意又不是不知道这虾干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按照她之前的做法,一斤虾干就差不多能赚两毛多钱了,而陈顺平他们做下来利润肯定更高,毕竟他们新鲜虾的成本比自己买的价格低多了!

  所以,但凡会算算数的人都知道,她这三十斤虾干的生意是绝对值得做的。

  又不用费什么力气,就是琐碎点,几天功夫就能挣十几块钱,可能比陈顺平那个铺子干一个月赚的纯利润都多!

  江嘉意已经想好了,这小子要是再敢翻她个白眼,她就自己去找村里的队长,直接和他谈。

  给张顺平这小子个下马威,省得他总在自己跟前蹦跶。

  好在张顺平也不是个傻的,听江嘉意这么说,他只是气鼓鼓地瞪了瞪她,却没有再吱声。

  旁边的老阿婆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可她对自己的孙子太了解了。

  看孙子这个样子,伸手在张顺平的背上拍了一巴掌,然后冲他念叨了两句。

  张顺平拔腿就走,很快他就又拿了两个竹剪刀回来了。

  竹剪刀之前江嘉意在竹编店里见过,但是没买,这还是她第一回 见有人使用。

  这种剪刀是用竹片削薄磨出锋刃,然后用铁片把它们固定在一起,靠竹片本身的弹性来带动它剪东西。

  看着很简陋,但是可以替代剪刀使用。

  之所以会有这种东西出现,江嘉意觉得应该还是和国家钢铁产量不足有关。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最不能小觑的。

  张顺平把竹剪刀给了阿婆,阿婆又把老伴儿叫过来,两个人全都坐在了江嘉意的旁边,学着她的样子一起处理那些新鲜的白虾。

  而张顺平则去一旁开始烧开水。

  几个人一起工作,制作的速度就快了起来,很快第一锅虾就煮熟了。

  料包是江嘉意自己带过来的,她用纱布缝了个小包,里面放了八角,花椒等各种香料。

  其实香料的种类很简单,但是都不是这个时代一般家庭必备的东西,应该也没人会仿造。

  虾煮熟后江嘉意与三人一起把它们放在重新洗干净擦干的竹席上,并且留下了她自制的赶苍蝇用的竹竿。

  交代阿婆他们一定要盯紧,不可以让苍蝇落在虾上面,也不可以淋雨,之后就离开了。

  离开之前江嘉意和张顺平约好,自己中间会过来查看,要是有什么问题让他直接去家属院找自己。

  在外面待了半天一身的汗,回去后江嘉意没有急着去接两个孩子,而是先回了家。

  她想洗个澡再去。

  结果还没走到楼栋口,她就看到门口处停着辆三轮车,车上是空的,里面放着捆绑家具的麻绳。

  她朝林政委家看了看,发现门是关着的,家里好像没人。应该不是他们家放的车。

  想了想江嘉意想起之前韩大姐曾经说过,过年前会陆续有家属来岛上探亲。

  她觉得是不是楼上又有什么人家属来了?

  如果是这样,邻居来人,总要打个招呼的。

  于是快走几步上了楼,准备去洗两个昨天买的甜瓜,拿着上去看看。

  江嘉意没有想到的是,她这边刚打开屋门,就与从楼上往下走的张超碰了个正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