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整容线索452(2 / 2)

问题是,疤子藏匿在何处?还在不在古阳?这成了谭若刚这个小组查找的重点。

却说专案组开始工作已经有半个多月了,汪大洋和潘可馨就商量,侯保国毕竟代表着部里,而韩志华代表着省公安厅,亲自在古阳侦破文物案,作为当地的市委、市政府不能一直不管不问,毕竟,这是个态度问题。

于是,这天下午五点多,汪大洋让市委办买了二十箱方便面、二十箱火腿肠等,与潘可馨一道到军分区招待所对专案组进行慰问。

本来,慰问还要叫上王智化,毕竟,他是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算是分管领导。但汪大洋听说,前几天,侯组长与王智化闹得面红耳赤,侯保国的状已经告到了副省长兼公安厅长赵无痕那里,就没再让王智化参加,省得见了面都尴尬。

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来慰问,侯保国赶紧到楼下接着,迎上三楼的小会议室。

一行人坐定,侯保国把案件侦破的大致进展作了通报,最后,感叹说:“汪书记,潘市长,古阳的破案环境并不宽松啊。”

汪大洋知道这是暗点有人在阻挠办案,可是,王智化是省管干部,作为市委书记,也无可奈何。

汪大洋只得岔开话题,说:“侯组长,韩副厅长,你们专案组辛苦啦。今晚,我和潘市长在天道大酒店略备薄酒,让我们表示一下心意。”

尽管案子上的事儿多如牛毛,但市委书记和市长的这个面子得给。

于是,晚上在天道大酒店的一个中包间,汪大洋和潘可馨带着杜仁伟与欧阳雪,专案组的侯保国、韩志华、简挺、谭若刚参加,共进晚餐。

欧阳雪自然是服务的角色,主动给各位倒上了酒。

席间,无非都是场面上的话,乏善可陈,不一一赘述。

几杯酒下肚,谭若刚倒是有些兴奋。因为按照侯保国的分工,三个小组中,其他的两个小组进展不大,而今天突审汽修厂的任红星,已经交代出了疤子,“以车找人”有了重大突破。

当汪大洋问起案件近期案子能不能有实质性进展时,侯保国还没回答,谭若刚忍不住说:“放心,汪书记,只要抓住这个疤子,这就像拆毛衣,扯出一根线头,这个案子就会迎刃而解。”

严格说,对专案组以外的人,按照保密纪律,是不能深谈案情的,哪怕面对的是市委书记和市长,毕竟还在侦破阶段嘛。

“疤子?是个主要的案犯吗?”汪大洋问。

既然已经说出来了,就没法不回答了。

谭若刚可能也意识到了保密问题,就简要说了汽修厂任红星的交代。

这时候,潘可馨突然开腔说:“侯组长,潘教授,你刚才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了一个情况,不知道对你们破案是不是有用?”

“喔……什么情况?”

潘可馨忽然想起,自己刚到古阳上任三四个月时,那次回仙州,丈夫吉华采曾经讲过的,那个操着古阳口音前去整容的兄弟俩。

刚才,听谭若刚说,这个“疤子”过去额头上有刀疤,而现在刀疤消失了,这不与丈夫讲的正好对上号了吗?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听潘可馨讲完,专案组的几个人都十分兴奋。没想到,这顿慰问的饭,还有了令人意外的线索。

本来,侯保国打算酒局结束后,要批评谭若刚几句,这也只好收回了这个想法。

专案组决定,第二天就去仙州,把任红星秘密押解到仙州的看守所,同时,找吉大夫了解当时的情况。

潘可馨当时就给吉华采打了电话,安排了相关事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