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者_分节阅读_第232节(1 / 2)

  花枝面对黑色螳螂也异常小心,催动一根根妖藤从四面八方袭来,尽可能避开那两只前肢的攻击。

  在花枝身周,赫然跟着许多小妖兽,有和花枝一样的藤妖,也有一些毒虫,小兽,足有二三十只,看起来都是花枝的手下。

  这些小妖随着花枝,从四面八方攻向黑色螳螂。

  黑色螳螂渐渐疲于应对,几番想要振翅飞走,都被花枝拦了下来。

  又斗了片刻,黑色螳螂动作开始慢下来,一个疏忽之下,被花枝的妖藤刺破胸前的硬壳,没入其血肉。

  黑色螳螂大怒,挥动前肢将那根妖藤斩断。

  正要反击之时,其胸口突然剧痛,之前刺入它体内的妖藤竟然能继续活动,朝它胸腔深处钻去,很快刺穿了它的心房。

  黑色螳螂哀鸣一声,倒在了地上挣扎片刻,没了气息。

  花枝抬手射出一根妖藤,没入黑色螳螂胸腔,很快卷住一根断藤,此物仿佛蛇一般扭曲。

  一道紫光闪过,断藤缓缓融入了卷住它的妖藤内。

  花枝其他妖藤刺入黑色螳螂体内,很快将螳螂血液吸干,只剩下一具干壳。

  它随即又操控妖藤变化成刀刃形状,斩掉两只黑色前肢,送到自己身前,然后挥了挥手。

  附近一众小妖一拥而上,争相啃食起黑色螳螂的残躯,很快吞吃干净。

  花枝张口吐出一枚储物戒指,将螳螂两根锋利前肢收了进去。

  这储物戒是来雨墟沼泽前袁铭给它的,以花枝的妖力也能使用。

  袁铭放它出来自由活动,并非毫无条件,他要花枝帮忙收集雨墟沼泽内的各种灵材,每段时间送回去一次。

  “真是会使唤人。”花枝收起戒指,心里略有些不满地嘀咕一声后,带领一众小妖继续往前。

  ……

  七日时间很快过去,偷天鼎太极图案恢复,袁铭取出一个沙漏,拿出一根添加了火松木的黑香点燃,再次附体。

  这次的对象,是刘天明。

  袁铭视野一黑,醒过来时已然附身在小皇帝刘天明身上。

  刘天明此刻正在一条白玉山道上行走,山道极长,通往一座高耸入云的巨峰峰顶,仿佛登天之梯。

  在阳光的照射下,白玉山道闪闪发光,峰顶也是金光灿烂,而在白玉山道附近,也耸立着一座座高大华丽的建筑。

  半空之中祥云朵朵,仙鹤飞行,一派天宫仙境的气息。

  “啧啧,这就是长春观,果然是大晋的修仙第一大宗,远不是碧罗洞可以相比的。”袁铭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不禁感慨。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把藏书阁建在了峰顶,每次都要跑老半天。”小皇帝刘天明突然停下脚步,一屁股坐在了旁边的大石头上,有些不满的嘟囔道。

  袁铭也不和小皇帝客气,暗示对方,不断向其灌输火云秘术四个字。

  自从踏入修仙界,他见过最厉害的火属性法术便是火云秘术,当日与玉壶道长交手的时候,便起了偷师的念头。

  他之前在大晋皇宫和小皇帝闲谈时,明里暗里鼓励其学习火云秘术,便是为了方便自己趁机偷学。

  这么长时间过去,也不知小皇帝学会了没有?

  小皇帝修为比袁铭略低,神识更不如袁铭强大,几次后很快便被袁铭的暗示影响,心思从察觉典籍,转到火云秘术上。

  只见其突然从储物戒中取出一块红色玉简,但紧接着,他手中动作微微一顿,有些奇怪的自言自语道:“咦,我突然取出这火云术的玉简做什么?”

  他本打算将玉简收起来,但想了想后,还是将之贴在额头,放出神识没入其中。

  袁铭见此也展开神识,没入玉简内,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火云秘术。

  只是玉简中的内容颇为繁复,令其一看之下,颇为头疼。

  火云秘术并非单纯的法术,其中融合了火属性的数个法术,还有禁制术,符文体系等等,复杂程度不是以前接触过的任何一门法术可以相比的。

  袁铭虽然自忖在法术上面有些天赋,可如此复杂的秘术,他自问就是摸索个一年半载也未必学得会。

第256章 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火云术还真是晦涩难懂,等有空去向皇爷爷请教下吧。”小皇帝刘天明恍惚回神,看向手中的玉简,叹了口气道。

  他摇了摇头,收起玉简,起身加快脚步,很快来到峰顶一座白玉大殿前,鎏金匾额上写着“书海”两个大字。

  大殿门口也没有守卫,左右各耸立了一座青铜巨兽雕像,都有七八丈之高,一个是青色巨狮,另一个却是一头身形似马,但脖颈极长的异兽。

  刘天明正要迈步跨入其中,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书海乃是长春观重地,你是哪个杂毛门下的弟子,不知道进入其中需要先出示许可符牌的吗?”

  刘天明一怔,随即发现说话的竟然是右手边那个长脖异兽雕像,雕像突然活了过来,脖子伸到刘天明身前,铜铃大的眼睛紧盯着他,气魄逼人。

  “阁下是书海的白泽前辈吧?晚辈刘天明,前不久才加入长春观,尚未拜师,不懂这里的规矩,还请前辈见谅,这是许可令牌。”刘天明一揖到底,表情恭敬的取出一块白色玉牌。

  “看你小子还算恭敬,这次擅闯的罪责就免了,进去吧。”长脖异兽点头说道,脖子慢慢缩了回去。

  刘天明称谢了一声,这才走进殿内。

  书海殿从外面看去已经十分宏伟,进入殿内,眼中所及尽是一排排高大异常的书架,足有七八丈高,有的书架还悬浮在半空,需要仰头才能看到。

  大殿左右还有两扇侧门,里面似乎是两处偏殿,也摆满高大的书架,堆放着无数书本和玉简,给人一种典籍如山,浩如烟海的感觉,无愧于“书海”之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