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分权44(1 / 2)

“啪!啪!啪!”

马喆的掌声响起来,朱棣与夏原吉侧目。

马喆微笑道:“我兴化在议事时,有人说到妙处,其他人就会鼓掌喝彩,以示此人的言论受欢迎,晚辈鼓掌是非常赞同夏大人的建议。”

朱棣问道:“马先生也觉得朝廷应该新开两科,工科录取的士子还能安置到工部各处,商科的士子要放在什么地方?”

马喆没有回答,看向了夏原吉,既然是夏原吉提出的建议,理应由夏原吉回答。

夏原吉既然做出了选择,也不再扭捏,朗声道:“无处安置,那就再开一部,就叫商部。”

“你这商部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工商发展起来,各地工坊、商铺用地、用人的审批,对售卖假货欺骗百姓的商人进行惩处、对工坊生产商品出现滞销提供帮助,协助售卖滞销商品等。

微臣目前只想到这么多,一个新的部门设立肯定有很多的漏洞和不足,都需要在日后的管理中发现和弥补。”

马喆笑着补充道:“既然同时管理工坊与商铺,不如叫工商部,既然是工商部,那就应该有一个责任,各地的工商部分支要为本地招商,发展本地工商业,只有本地的工商业繁荣,才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税收。”

朱棣苦笑道:“朝廷因为国库没钱才要实施新政,现在新政的效果如何还不知道,你二人就给朕添了一个大部,以后朝廷还能再叫六部吗?”

“陛下,随着国家的发展,六部早晚都要拆分,就拿夏大人所在户部来说,一个部门既管收税,又管花钱,在朝廷还有御史、给事中监督。

地方上大明的各个地方官长权力太大,一个知县如果能将手下的官吏拿捏,整个县衙就是知县的一言堂。知县老爷左手握着收税的权力,右手握着花钱的权力。

只要这位知县老爷智商足够,有的是办法进行贪墨,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也许说的有些夸张,在侧面也衬托出地方官没有制衡的缺陷。

因此在朝廷需要分权,在地方上也同样需要分权,分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分散官员的权力,更重要的是明确责任。

你的部门负责收税,今年的税收指标没有完成,那就是你收税部门的责任,负责花钱的部门钱花的没有落到实处,那就是你花钱的部门的渎职。

同样负责刑狱的部门,有案子没有破获,那就是你部门的责任,出现冤假错案,那就是审案子部门的责任,审核部门查出来,审核部门没有责任,没有查出来,负责审核的部门也有责任。

地方也是如此,知县是亲民官,最大的责任是本地的民生和地方建设,考察一个知县是否合格,那就是这个地方民生如何、地方修了多少路,筑了多少堤。

市面上工商业营业的户数是多了,还是少了,若是市面凋零,百业凋敝,那就是知县的渎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