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朱高煦(1 / 2)

这样一份阴差阳错的履历,看起来平平无奇,却让郑和皱紧了眉头,若是偶然的一个巧合那还说的过去,可是这么多的巧合都赶在了一起,怎么看都像是设计好的一般。

若是这一切巧合都是精心安排,那么马喆十二岁的泯然众人是不是也是故意藏拙。

马喆十二岁时,正是懿文太子薨逝之时,紧接着便爆发了蓝玉案,太祖皇帝杀的朝堂上下人头滚滚,大明官场人人自危。

这个时候进入官场那就等于赌命,马喆选择藏拙的办法躲避官场的倾轧,成功地躲过了这段血雨腥风的日子。

等到洪武三十年,朝堂内外基本平稳,这个时候马喆竟然没有选择继续科举,而是通过察举做了个不入流的县丞。

这是不是马喆有意为之,为的就是不离开自己在兴化城多年的经营,想必那位高升的知县也是这位马知县的手笔。

不得不说,能在青史上留下赫赫威名之人,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郑和凭着店伙计的只言片语,以及马喆过往的资料,便在心中给马喆的行为逻辑勾勒出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至于是不是如他所想的那样,只有马喆以及马喆身边最亲近之人清楚。

随便吃了一些夜宵,郑和觉得再在这里逗留已经没有意义,向店伙计打听了赌坊的方位,便出了夜宵铺子,牵着马直奔赌坊而去。

不消一盏茶的时间,郑和已经出现在赌坊门前。

郑和仰头看着门楣上的牌匾,牌匾上写着银钩铁画的‘兴化赌坊’四个烫金大字。

赌坊门口一左一右站着两名挎着腰刀的汉子,见郑和牵着马走过来,上前拦住郑和道:“赌坊过了子时不再接待新的客人,客人若是想要进赌坊,还请明日再来。”

郑和暗骂马喆一句:“鸟知县,耍咱家呢!都不让进赌坊,咱家怎么去找二殿下。”

若是马喆知道郑和的想法,肯定会回怼一句:“你他么的在夜宵铺子多耽误些时间,天都快亮了。”

压下心头的怒意,郑和温声道:“两位好汉,在下是来寻一个人,此人乃是大明燕王殿下王子朱高煦,听说他现在就在贵赌坊。”

门口的汉子倒是没有恶语相向,而是向郑和拱手道:“客人稍候片刻,容某进去帮客人问一下,若是有客人说的那位客人,就请他到门口与客人相见。”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尽管心中充满了屈辱感,郑和还是忍住怒火,在赌坊门口站立等候。

赌坊的人倒是没有难为他,没多大工夫,一个满脸络腮胡的青年从门内走了出来,正是失联了一整天的朱高煦。

朱高煦一看到郑和立刻大声激动地喊道:“马公公!你来的正是时候,身上带着钱钞没有,二爷我身上钱钞全输光了,这鸟赌坊还不允许赊借。

咱堂堂大明郡王,还能欠了这鸟赌坊的钱不成,偏偏这鸟赌坊就认死理,没有钱钞就不能继续耍。”

郑和多聪明的一个人,略微一琢磨便明白了赌坊这么做的道理,心中对马喆又高看了一眼。

这鸟知县还算盗亦有道,在赌桌上的赌徒都是没有理智的,若是允许借贷,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就毁了一个家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