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危机(1 / 2)

转眼到了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庄子在陈兴的治理下,发展蒸蒸日上。庄子已经有近2000人,土地有近万亩。各种家禽、畜牧养殖也有大幅度的发展。

护院在张于的监督下,按军队的标准进行操练。但张于以前只是一名百夫长,其能力还是有限,要想提高,还是要更厉害的将领来指导。陈兴想到徐盛,虽然上次徐盛有归附意向,但徐盛也有一家子人,要归附还是要先安排好。尤其是徐父反对儿子去冒险,毕竟目前生活还不错。

陈兴也会组织吕壮、许敏、李顺等部曲首领进行培训,教他们认字和讨论兵法。毕竟这些人里,除了许敏三兄弟是读过书的,其他人都是陈兴家的奴仆,没有读过书。

陈兴对兵法了解不多,不过他前世也读过一些书,比如《孙子兵法在商场的应用》之类的书。兵书只能从周家借来,自己抄录一份,然后再讲给众人听,在一起讨论里面的内容。

初平四年冬季的某天,徐盛突然到访。徐盛是跟吕壮过来的。吕壮把曹操入侵徐州的事告诉了陈兴,并且曹操在徐州屠杀了数十万人。

这时徐盛补充道:“公子有所不知,曹操攻彭城,陶公不敌,退守郯县,曹操攻破彭城后,多行杀戮之事。然曹操攻郯县未果。便南下攻克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屠杀百姓共计数十万人,鸡犬不留,徐州的泗水因为尸体堆积的太多,都流不动了”。

吕壮闻言大吃一惊,他没有去了解过整件事,只是在运货的途中听到过。而站在一旁侍候的许君更是被吓得发抖了。

徐盛为什么了解的那么清楚,是因为陈兴告诉过他,曹操会屠徐州。得知曹操进攻徐州时,他特意去打听过,并且还偷偷去了彭城,亲眼看到屠杀过后的场景。

陈兴没有惊讶,他问徐盛:“徐兄,那惨绝人寰的光景,估计你说他是地狱也不为过吧”。

徐盛恭敬道:“确实如公子所言,盛曾前去彭城查看,所见皆是一片凄凉。除了少数世家大户,附近村落,庄园皆被屠戮殆尽。曹军之残暴,世间少有”。

“那有打听到曹操为何出兵徐州吗?”陈兴问到。

“据闻是为父报仇”徐盛回道。

果然历史没有骗人,曹操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来攻打陶谦。但为一己之私而屠戮几十万人,这让陈兴怎么都不能接受,心想必须要把曹操杀掉。

这时又听到徐盛说道:“公子,徐某不才,愿奉公子为主公,望公子能收留在下。”说完便对陈兴拱手一拜。

陈兴赶紧起身扶起徐盛,高兴道:“欢迎徐兄加入,咱们并肩前行,一起建功立业,改变这荒唐的世道。”说罢便吩咐吕壮去安排酒宴。

翌日一早,徐盛便赶回莒县,着手变卖家资,说服父亲,准备带着一家过来海曲。而陈兴则安排李顺和许敏,运一些腊肉去琅琊销售,顺便打探一下曹操父亲曹嵩的事情。

不过十余天,徐盛便来到海曲,除了他家人外,同行的还有几十人,都是他在莒县的好友及其家人。陈兴便安排徐盛独领一军,并由庄子里的青壮补充人数至100人。有了徐盛的加入,部曲的武术和箭术训练终于有人指导了。

又过了二天,李顺和许敏自琅琊归来。他们告诉陈兴,曹嵩在琅琊,因为是当地有名的富户,他的事情很好打听。据闻曹嵩通过贿赂中官而谋得太尉一职,后因黄巾爆发,而罢官。之后和儿子曹德避祸于琅琊。

因曹操与陶谦有过几次小冲突,曹嵩觉得待在琅琊不安全,便打算前去投靠曹操,陶谦派都尉张闿率领两百骑兵护送。而张闿见曹嵩有辎重百余辆。张闿见财起意,在泰山郡华县、费县之间杀害了曹嵩和曹德,抢去财物,逃亡淮南。

陈兴知道,大事不好了,按读过的历史书说,曹操是因为父亲被陶谦杀害,所以才攻打徐州。而现在曹嵩死于琅琊去兖州的路上,曹操先前攻打了徐州西面的彭城,按照曹操的性格推断,他肯定还要再攻打徐州,并且这次一定会攻打琅琊。于是陈兴立刻备车,赶回海曲县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