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1)

幽州是公孙瓒的势力范围,公孙瓒是汉末群雄之一。凉州韩遂叛乱时,公孙瓒率三千乌桓骑兵前去协助张温平叛,因军饷发放不及时,乌桓骑兵走到半路不走了。张纯闻讯,鼓动张举谋反,他对张举说:“凉州贼起兵,乌桓兵不听号令,朝廷一时不能平定,你若与我共率乌桓之众起兵,必能成就大业。”张举深以为然!张纯、张纯、乌桓头目丘力居三人举兵造反,公孙瓒全力平叛,差点被乌桓兵围杀。

皇室宗亲刘虞曾任幽州刺史,他在任上出台了很多优待乌桓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怀柔政策,乌桓等北方游牧民族对他感恩戴德。朝廷为了招安乌桓叛军,任命刘虞为幽州牧。刘虞到任后派使者告诉乌桓首领丘力居,只要他归顺,朝廷给他封官加爵,丘力居当即归顺。同时,刘虞重金悬赏捉拿张举、张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张纯被手下杀死,张举逃亡塞外。

刘虞在任幽州牧期间,鼓励百姓开荒种田,开辟边境贸易市场……整个幽州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为避黄巾之祸,上百万难民逃到幽州,刘虞对这些难民都予以妥善安置!刘虞深受百姓爱戴,拥有极高声望,但他从无二心,对朝廷忠心耿耿。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后,袁绍、韩馥等人欲立刘虞为帝,刘虞坚决不从,他说:“主上蒙尘,我望与诸君迎回幼主,诸君应尽忠王室,岂能心怀逆谋呢?”袁绍等人只好作罢。

当时,献帝身在长安,刘虞的儿子刘和在献帝身边做侍中,献帝让他想方设法逃出去叫刘虞带兵前来救驾。刘和逃出长安途经南阳时被袁术扣留,袁术另派人去找刘虞,让刘虞派兵到南阳。公孙瓒看出袁术在耍诈,劝刘虞不要派兵,刘虞不听。果不其然,刘虞派出的数千骑兵一去不复返,被袁术收编!刘虞怀疑公孙瓒与袁术勾结;公孙瓒几次欲征讨乌桓,都被刘虞阻止了,在对待游牧民族问题上,两人分歧巨大,矛盾日深!

不久之后,刘和从袁术那里逃出来了,北上时又被袁绍扣留。公孙瓒讨伐袁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刘虞怕公孙瓒击败袁绍后更不好控制,削除了他的兵权。公孙瓒大怒,屡次违抗刘虞命令,劫掠刘虞赏赐给游牧民族的物品。

公孙瓒和刘虞嫌隙日深,刘虞多次邀请公孙瓒商讨公事,公孙瓒都称病不去,刘虞很恼火,决定讨伐公孙瓒。谋士魏攸劝刘虞不要冲动,他对刘虞说:“天下把您当作希望,武将不可缺,公孙瓒虽有小恶,需暂且容忍。”刘虞觉得魏攸说的有理,便停止动手。一年后,魏攸病死,忍无可忍的刘虞率兵讨伐公孙瓒。

刘虞的手下有个叫公孙纪的人平日被公孙瓒厚待,他趁夜跑去告诉公孙瓒刘虞正率兵前来捉拿他。当时,公孙瓒的部队不在身边,公孙瓒本想逃走。结果,刘虞把事情搞砸了,他下令只抓公孙瓒一人,不准士兵伤及无辜、破坏百姓房屋,士兵们束手束脚,一时攻不进公孙瓒的驻地。公孙瓒召集勇士数百人,火烧刘虞军营,趁势突袭,刘虞大败被抓。

公孙瓒让刘虞做傀儡,继续管理幽州事务。不久后,朝廷派使者来增加刘虞的封邑,拜公孙瓒为前将军,公孙瓒趁机诬陷刘虞与袁绍合谋,要篡位当皇帝。公孙瓒胁迫使者将刘虞斩首。

公孙瓒在稳定军心后,准备攻打冀州。袁绍闻讯,决定用缓兵之计先稳住公孙瓒。他派遣使者告诉公孙瓒,说他想和公孙瓒联手对付韩馥,与公孙瓒约定三日后出兵。稳住公孙瓒后,还没到约定日期,袁绍就先下手了,韩馥把冀州拱手让给了他。

袁绍背约,冀州易帜,公孙瓒方知中计,异常愤怒,和袁绍决裂,他向朝廷上书痛陈袁绍十大罪状,大骂袁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袁绍在冀州还没站稳脚跟,不想过早与公孙瓒开战,再施缓兵之计,他把勃海太守印绶送给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公孙范接管勃海郡后,公孙瓒不给袁绍喘息之机,趁你怂要你命,公孙瓒决定和袁绍全面开战!就在公孙瓒准备和袁绍全面开战时,几十万黄巾军如蝗虫过境般打到了勃海郡,勃海郡此时是公孙瓒的地盘,公孙瓒决定先击退黄巾军,再去收拾袁绍。

公孙瓒率步骑三万人痛击黄巾军,斩首六万余众,俘虏近七万人,黄巾军溃败,向豫州逃窜。黄巾军在错误的时间来到错误的地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仗!

公孙瓒把十几万黄巾军打的狼狈溃逃,威名响彻冀州,公孙瓒率大军开进冀州后,冀州很多地方守将献城投降。这些地方守将本来就对袁绍用恐吓的手段夺取冀州很不服,不愿归顺袁绍,常山赵子龙就是在这时投奔公孙瓒的。

公孙瓒来势汹汹,袁绍忧心忡忡,他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盘踞在南阳的袁术巴不得他早点死、南单于于夫罗背叛了他、董卓拉拢他的盟友张杨,让他在袁绍背后捅刀子……

四面楚歌的袁绍处在人生的至暗时刻,他决定破釜沉舟,和公孙瓒决一死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