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20(2 / 2)

曹操依计行事,将献帝顺利接到了许县,董承随百官一并前往,等杨奉反应过来时,已经于事无补了。杨奉很愤怒,联合韩暹等人到颍川劫掠百姓,前三次来犯,曹操派兵过去迎战,每次都特意交代:只要杨奉的部队不伤害百姓性命,任由他抢些财物,百姓损失的财物由朝廷负责补偿。曹操觉得自己在迎回献帝这事上做的不够光明磊落,对千辛万苦把献帝护送到洛阳的杨奉有些歉疚,让他抢些东西,就当作补偿他了。谁知杨奉不知好歹,后来又率兵来劫掠,事不过三,曹操亲自率兵迎战杨奉,在阵前,曹操大骂杨奉不知好歹,欺人太甚。杨奉自知兵力不如曹操,没有和曹操硬刚,主动率领部队撤退,投奔袁术去了。

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迎回许昌后,派精兵把献帝住的地方严密保护起来。曹操迎回献帝后,将许昌定位国都,开始建立新的宗庙社稷制度。曹操想跟老大哥袁绍缓和一下关系,为了表示对袁绍的尊重,他请求袁绍派人来协助他制定一些制度。虽然曹操之前对袁绍有些不满,但是,毕竟,两人是发小,一起翻过墙,一起抢过别人的新娘,长大后又一起扛过枪,有很深的感情基础,不好意思说翻脸就翻脸。

袁绍顺水推舟,派谋军校尉应劭协助曹操,许都新朝廷的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数都是应劭帮助曹操建立的。曹操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汉献帝被架空,曹操掌握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看到昔日的小弟打着献帝的名号号令天下、权倾朝野、声望日隆,袁绍后悔不已,如果当初他听了沮授的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就是他而不是曹操了。袁绍心态有些失衡,攻击曹操冒犯了天威,专权跋扈。

曹操见老大哥袁绍在背后攻击他,他不想正面和袁绍作对,便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书指责袁绍:“地广兵多,专门树立私党;不见出师勤王,但见发兵与他人互相攻伐。”袁绍向献帝上书申辩道:“如果能让臣表明本心,无愧于先帝,那么纵使俯首就刑刀、撩衣就汤镬,也心甘情愿。请陛下杜绝谄谀污蔑,不要令臣抱恨于九泉之下。”

后来,曹操自任为大将军,而任袁绍为太尉。太尉地位在大将军之下,袁绍深感屈辱,上表不受封拜,还说:“曹操几次差点死了,我屡屡救他脱难,如今却忘恩负义,挟持天子来命令我吗!”曹操不想和袁绍翻脸,为了安抚袁绍,就将大将军职位让给了袁绍。公元197年,曹操派孔融持天子符节出使邺城,拜袁绍为大将军,赐给他弓箭、节钺及一百虎贲,让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

袁绍尽管官职已经比曹操高了,但是,他觉得献帝在曹操那里,被曹操控制了,他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每次听到有圣旨来了,他总是忐忑不安,生怕曹操唆使皇上做一些对他不利的事。于是,袁绍便和曹操商量,说许昌低洼潮湿,洛阳又残缺被毁,应当将都城迁到甄城,以便靠近富裕丰饶的地区,曹操一眼看出了袁绍的心思,他知道袁绍是想借迁都把献帝弄到离他更近的地方。曹操拒绝了袁绍的提议,田丰建议袁绍攻打许昌,奉迎天子,袁绍没有采纳,决意先解虎踞后方的公孙瓒。

公元197年,曹操在兵败宛城后以“袁绍对自己不敬”为由提出攻打袁绍的想法,荀彧觉得打袁绍的时机不成熟,他建议曹操在对付袁绍之前先把吕布给解决掉。

曹操听了荀彧的话,决定暗中积蓄力量。为了掌握更多的权力,曹操把尚书全部换成了自己人,任命荀彧为尚书令,负责朝廷的政务,荀彧任尚书令后,给曹操引荐了大量人才,郭嘉就是在这个时候投奔了曹操,很多避乱荆州的颍川人接到了荀彧诚挚的邀请,如荀彧的侄子荀攸、杜袭、赵俨等人收到了荀彧的信后,纷纷来投奔曹操。

曹操对荀彧举荐的人一概录用,他在用绝对的信任来回报荀彧、枣祗等人,这些颍川精英们对他忠心耿耿,这些年来一路跟着他,风雨同舟、生死与共。

汉献帝虽然没什么实权,但是,曹操给了他一个皇帝该有的所有的尊严,曹操在朝堂上始终强调自己是在为大汉尽忠,大量的士族因为献帝仍愿效忠东汉王朝,他们从各地向都城许昌进发,比如被孙策打败后逃去了福州的王朗,比如被袁谭赶出来的北海相孔融。

曹操迎回献帝,迁都许昌,获得了极大的政治优势,他广揽天下人才,获得了巨大的人才优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