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传剑37(1 / 2)

沧浪先生道:“‘四毋剑’是以‘四毋’破‘四心’的剑法。”

魏烈道:“何谓‘四心’?”

沧浪先生道:“所谓‘四心’,是指臆测心、期必心、固执心、自我心。这‘四心’是学剑之大患。”

魏烈沉吟道:“以‘四毋’破‘四心’,莫非是以‘毋意’破除臆测心?以‘毋必’破除期必心?以‘毋固’破除固执心?以‘毋我’破除自我心?”

沧浪先生道:“不错!你有这般悟性,学‘四毋剑’必定事半功倍!”

魏烈道:“敢问先生,何谓‘毋意’?如何以‘毋意剑’破除臆测心?”

沧浪先生道:“‘毋意剑’讲究用剑之时既不凭空臆测,也不墨守成规。”

魏烈道:“先生是说,用剑应当行云流水,任意所之吗?”

沧浪先生眉头微皱,道:“行云流水,任意所之,这八个字似是而非。用剑岂能以此为圭臬?”

魏烈道:“那该以何为圭臬?”

沧浪先生道:“以道为度。”

“以道为度?”魏烈沉思。

沧浪先生道:“剑法应有法度,绝不能任意,非法度谨严,不能合乎道。一味任意,必定流于臆测之心。”

魏烈道:“如此说来,‘行云流水,任意所之’八个字竟是妄语?”

沧浪先生道:“倒也不算妄语。只是,假若你用剑之意不合于道,又不遵循法度以合乎道,而要任意所之,岂不是陷入臆测?”

魏烈眼神骤然明亮,道:“我懂了!‘毋意剑’之精髓就在于以道为度。用剑遵循法度,才能合乎道,合乎剑道,才能做到不任意。”

沧浪先生笑道:“正是!当你剑法臻于合乎道的高深境界时,你的剑意无不与道相合,到那时,你才能用剑如行云流水,任意所之!”

魏烈领悟到这剑道至理,欣悦之情,溢于言表。

沧浪先生道:“‘毋必剑’讲究用剑之时不能武断绝对,而要随机应变。”

魏烈道:“这就是说,武学之道,最忌刚愎自用?”

沧浪先生道:“不错!《易》云‘生生不已’。天地万物时刻处于连续不断且不可逆转的变动之中。因此,用剑之人绝不能有期必心。”

魏烈沉思片刻,惊喜道:“我懂了,这‘毋必剑’其实暗合兵法!”

沧浪先生震惊道:“你还懂兵法?那你说说,这‘毋必剑’如何暗合兵法?”

魏烈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沧浪先生纵声大笑,震得绿竹林内簌簌作响。

笑罢,沧浪先生赞赏地看着魏烈道:“你给老夫的惊喜太多了!不错!这‘毋必剑’的精髓就在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