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芳眉姑娘63(1 / 1)

就在孙三蹲守包子铺,正驻足观望的时候,那老妇似是支撑不住,缓缓的倒在了路上。

一旁的老汉想扶,可毕竟他也年事已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老伴儿倒在了地上。

老汉身子瘦弱,好几次想将老伴儿扶起,可都没那么大的力气,还是身旁的一些路人,见他们可怜,将那老妇抬到了路边。

孙三从包子铺要了一屉包子,起身便将包子带到了两位老人的面前。

两位外乡来的老人,本就人生地不熟,再加上舟车劳顿,体力早已不支,如今碰上了这样的好心人,本应感激才是,可这两位老人家却并没有接受孙三的好意,只是向他打听了弄晴馆的所在,执意要先去弄晴馆找人。

孙三不免有些好奇,便搀扶着老妇,将二老带到了弄晴馆。

白日里的弄晴馆,大家休息的休息,练习的练习,全无夜里的喧嚣,孙三将人带到,便打算回去睡个回笼觉,却没想到二老要找的人,竟是弄晴馆四大美人之一的芳眉姑娘!

这弄晴馆内,若说陈涟涟是四大美人之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倒也不假,可若说起江洲城内的琵琶第一手,那还得是这位芳眉姑娘更胜一筹啊。

当年她才二八年华,便以一曲《霓裳羽衣曲》技惊四座,让在场的宾客听得是如痴如醉,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深厚之功底,连当朝王相都对她的琴艺赞不绝口,自此,“江洲琵琶第一手”的美名,便当之无愧的落在了她的头上。

芳眉年纪虽小,却格外聪慧懂事,即使得了一众高官的夸赞,盛名在外,她却仍是刻苦习琴,从不敢懈怠半分。

如今在弄晴馆内,她虽还担着四大美人之一的名号,却早已有了自己的买卖营生,不用再长年累月的抛头露面,过得比其他姐妹还要自在些。

孙三虽是市井小民,不懂这些琴啊曲啊的高雅之处,可这芳眉姑娘毕竟是久负盛名的琵琶女,又得不少高官的夸赞,他自然也想瞧瞧这位美人的真面目,便耐着性子和两位老人家等在了大堂。

不一会的功夫,芳眉姑娘便从二楼的厢房走出,来到了大堂。

只见她身着一身黛色常服,形容秀美,语调温和,待人接物礼数颇为周到,见是孙三将二老带来的弄晴馆,便落落大方的给孙三行礼道谢,又吩咐丫鬟将得月楼上好的碧螺春和茶果点心装在了一个食盒里,赠与了孙三,权当是谢礼。

孙三哪见过这阵仗,不过是举手之劳,竟得了这样的厚礼,便想推辞一番,没想到这芳眉姑娘身边的小丫鬟竟是个练家子,那食盒好似是在孙三手里长了根,他却是如何都推脱不出!

孙三到底也算见过些世面,又常出入勾栏,虽说都是贱籍出身的官妓,可这芳眉姑娘的言行举止的确不似寻常,总觉得少了几分谄媚讨好,倒多了几分果决和凌厉。

孙三走后,二老便被芳眉姑娘安排在了弄晴馆的厢房内休息,二老似是有些心事,并未在房内好好休息,反而收拾起了自己的衣衫,将怀中仔细收藏着的诉状小心的摊在了桌上。

那诉状长如书卷,笔迹铿锵有力,如泣如诉,二老虽已有些老眼昏花,却仍是颤抖着摸着那诉状,满眼泪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