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初登宝船66(1 / 1)

等孙三背着两袋子大米,满头大汗,好不容易来到了江伊佳这儿,才发现她人已经收拾了包袱,给他留了个字条,自个儿跑去弄晴馆找陈涟涟做事去了。

孙三看着面前的两袋子大米,有些气恼,可有什么办法,这魔头就是这么随意,这两大袋子大白米,他可舍不得丢,大不了费些力气,再背回自家就是。

等江伊佳和陈涟涟收拾妥当,准备和芳眉她们一起启程登船之时,已是午后。都是弄晴馆的姐妹,大家早已熟识,只是见到江伊佳,芳眉却好似有些意外,不过小萍娘亲的事确实突发,连陈涟涟都没想到江伊佳能来帮忙。

登船之后,由王家的仆人引路,大家算是开了眼界,这大船,船高三层,外人看已是富丽堂皇,没想到里面更是别有洞天。

就说这大堂吧,虽没有雕梁画柱,可光是这顶梁的几根金丝楠木,就不下万金,一行人只是路过,竟能隐隐的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

大堂深处还有一处池景,这样的时节竟能在这大船上看到莲叶荷花和几尾金、红色的锦鲤,再加上一旁奇形的寿山石,可说是船中造景,登峰造极了。

在王家家仆的引路下,陈涟涟和芳眉一行人被带到了大船的二层,二人的厢房紧挨着,方便相互照应。

本以为这大船虽奢华,但到底不是常用之物,这么多厢房也应该是些摆设而已,可谁知就连这不起眼的厢房,也是各有千秋。

就说这厢房内的陈设,大到门板、窗格,小到一花一草,竟也都是精挑细选的老物件。

这样的厢房,就连陈涟涟都不禁称奇,想来这王家的富贵已到了堆金积玉的地步。

推开厢房内的弦窗,运河边的景致正好尽收眼底,春日艳阳下,各色花树正开的明艳,喧风酌窗,现下是花木欣荣时节,河面绿波长长,水光潋滟之中正是一派江南好春光。

如此春景,确比人间绝色多妩媚,陈涟涟这样的才情女子,又岂会错过,兴致一来,提笔便在自己上好的丝绢绣帕上写了首词牌,若不是主家来催,恐还要再添几笔才心满意足呢。

因是民间寿宴,自然比不得官家寿宴的分盏奉乐,以王茂才如今的巨富之资,寿宴之上请些戏班、杂耍助助兴倒也说得过去,陈涟涟与芳眉所备的琵琶弹唱是这寿宴的压轴,应着老太太的喜爱,寿宴的第二日她们还要为这王老太太单独献艺,这才需在大船上住上一日。

别看王茂才只是个耕夫出身,可王老太太却极爱附庸风雅,家中的名人字画堆积如山,她虽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可就是喜欢收藏这些。

见到王老太太其人,站在陈涟涟身后的江伊佳低着头,并未与王老太太对视,倒是芳眉姑娘,面上虽笑意吟吟,可那一双弹琵琶的巧手,此时却紧紧的攥着,等江伊佳注意到时,她的衣袖都已微微发皱了。

当年钱家的琉璃十八盏被盗,江伊佳与师父追踪至江洲,与那伙贼人进行了殊死搏斗,连杀五人,这才将琉璃十八盏原封不动的带回了江南钱家。

钱家人感恩戴德之余,不仅给了金银珠宝无数,还将琉璃十八盏的密药各赠了师徒二人一份。之后,他们师徒二人便在江洲一战成名,江洲城内有名的人物他们或多或少的都见过,王家的这位老太太便是这其中之一。

江伊佳虽不会易容,但对自己的容貌,多少还是做了些修整的。江洲城不大,若是碰上个从前的熟人,她可不想费自己的手脚,再做些无谓的杀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