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星途归宿7(1 / 2)

离开塔型的光子转换器控制中心,王星海和其他几位星际队员重新搭上工程车赶回木卫星太空电梯飞行基地。因为木卫星上的风暴已经停止,返程路上他们得以心情愉悦地欣赏宇宙的杰作,木卫星上纵横阡陌的鬼斧神工。

返程路上,由于风暴停息,所以在长长的返程队伍中,车队扬起的尘沙像广阔无垠的墨青色海面,一艘快艇划出绵长的天际线。工程车,不再需要矿石运输车抵挡砂石风暴,所以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运输车驶离车队,画出几道美丽的弧线,和车队的直线脱离,这些车辆都陆续地回归到原来的矿石采集点,运输能量矿石到1号光子转运站的转换器内。

每隔一段距离,他们也都可以看到蛮荒广袤的荒凉地表,工程机械挖机、铲车、运输车正在刨开的巨大矿坑中铲挖装运青墨色和赤墨色的矿石,路上出现的巨大矿石山丘,被风暴侵蚀成了蘑菇、倒扣的铁锅、石柱石碑等各种形状,星际中映现的星云磁暴将木卫星的地表晕染得色彩瑰丽,气势恢宏。

看着惊艳美好的景象,大家都心情愉悦,忍不住又聊起些八卦。

程星辉问王星海,在金教授的光子研究院,你觉得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王星海看着工程车上显示的目标距离,高兴地说,这说起来就多了,这次来木卫星修机器就是件非常开心难忘的。

“还有呢?在研究所就只有这些枯燥危险的事情吗?”

“那倒不止。其实我觉得研究光子这个物质和看满眼星河,本就是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说完自己对光子研究工作的态度,王星海又打量起身边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星士,他问,你是哪里人呢,前面听你讲了战斗的事迹,还不知道你是哪里人?

程星辉说,我家就在垣州城200公里不到的小元城,坦丁城,那里大家都在元城外种植有水稻,玉米,水果,有机会可以去我的家乡看看。

对于一出生就在父母的物理实验室耳濡目染的王星海来说,他只对量子,分子,电子和一些微粒子的东西耳熟能详,程星辉讲到的农业种植产品,在他的生活中,更多的都是以食物和生物研究的对象出现。

他对新科技农业的印象似乎一直都停留在“填饱大多数人肚子”的概念中,真实参与农业种植,还只是学校阶段的一种研学的实践和体验。不过他在朋友的生物实验室和生物智能工厂倒是见到过许多新鲜有趣的动植物,以及让人叹为观止的优质有机蔬菜瓜果的生产方式。

生物工厂里,工人通过调节光照色谱,施用有机营养液,机械手臂修剪嫁接,无土栽培等方式,可以培养出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但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水果蔬菜却极少,一般都是被加工成蔬菜水果果汁和压缩食品。

这次星际部队的维修小组带上木卫星的食物,一大部分就是蔬菜水果果汁饮品和压缩食品,可以很好的帮助队员提供有机机能和补充热量。

程星辉随手从工程车上的食物储藏舱里拿出几块蔬菜压缩食品递到王星海面前晃了晃,说,这个就是从我们坦丁城的果蔬厂制作出来的绿色食品,我特意申请从地面带上来的,打开工程车上的陆地模式,我们打开航行服头罩,吃点食物补充点能量。

木卫星上的光子转换器控制中心,专门为工作队员提供乘坐的工程车,以及其他有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基站,修建时便设计有陆地生存模式的活动舱室,可以避免木卫星上无氧状态的威胁,为人们提供短暂的休息生活活动空间。 而且每位进入到木卫星活动的星际部队队员或者授权游客,太空梯基站控制中心系统,都会自动为每个人匹配一个“伊娃”式的机器人助手,帮助携带物品、通讯和简单救助。王星海几人在进入木卫星的时候,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和行程要求,便自动移除了服务机器人的服务指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