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情11(1 / 2)

(女主在第21章时才会出生,前期存在感不高。因为前面的事件、背景比较重要,不能没有,又怕后面用倒序的形式写出来会混乱,干脆就按时间顺序写了。)

在宣朝,要说最显赫最荣耀的王府那肯定不是某位皇子的王府,而是异姓王平西郡王府。

皇子王爷都是降等袭爵,一代一降等,几代之后就沦为普通皇族,而平西郡王却是个世袭罔替的爵位,永不降等。

(宣朝爵位顺序:亲王、郡王、国公、侯、伯、县子、县男)

第一代的平西王蓝辉,是宣朝太祖皇帝荣英的结义兄弟,随着太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宣朝立国时,蓝辉被封为平西郡王,也是唯一的异姓王,蓝家陡然变得显赫,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蓝辉可不是只会舞刀弄枪的莽人,蓝家在前朝是个不大不小的世家,蓝辉从小也是博览群书的,他自然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

就算太祖与他君臣情谊不变,可后世子孙呢?历朝历代的开国勋贵有几家延续百年得以善终的?为了避免悲惨灭族的命运,蓝辉定下了几条家规。

第一:蓝家人带兵但不可贪恋兵权,出征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上交虎符,拥兵自重永远是武将大忌。所以平西军虽一直是由蓝家统领,但非战时虎符一直在皇帝手中。

第二:蓝家不与皇室联姻,免得牵连进帝位之争;不与世家大族联姻,免得有结党营私之嫌,招皇帝忌惮。

而且蓝辉还凭借与太祖的交情,在太祖面前立下了蓝家只做纯臣的誓言,装可怜卖惨请太祖下了旨,皇家不得给蓝家人下旨赐婚,免得后世子孙被皇帝逼迫不得不婚嫁。

第三:蓝家人在百姓面前一定要保持低调,不留恶名也不能美名满天下。蓝家只求简在帝心,不求百姓拥护,若一个武将世家得了民心,那离灭亡也不远了。

几条规矩都是为了让皇帝对蓝家放心而定的,蓝家人上战场那绝对都是忠心耿耿、浴血奋战的好男儿,只求皇帝能看到蓝家的忠勇,保蓝家万世太平。

宣朝立朝之初,太祖太宗两位皇帝重视武备,军队震慑力十足,边境四方安宁,百姓安居乐业,蓝家也人丁兴旺。

可随着朝廷内重文轻武之风盛行,后世皇帝也忘了先祖立朝时的勇武血性,军队战斗力开始衰弱,宣朝周边的群狼嗅到了机会,最终边境战火重燃。

蓝家人一批一批的上了战场,可军队训练不足导致战斗力不强,吃空饷严重导致兵员不足,朝廷不重视军备导致军需不足,而周边的蛮夷各个勇武善战,边境保护战打得艰难。

蓝家人一批一批地死在了战场,无论嫡系还是旁系,不到百年,蓝家的人口锐减,甚至有几代,嫡系只剩了一根独苗。

蓝家人艰难的支撑着平西王府,也努力的训练平西军,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平西军总算成了宣朝四支边军中最强的一支。

因着蓝家忠诚可靠,低调办事,把好名声让给皇室的作风,再加上蓝家为了保家卫国死的人太多了,荣家的皇帝不好意思也没必要对蓝家下手,是以平西王的爵位顺利地传承下来。

到建元十七年,因为二十几年没爆发惨烈的大战,蓝家嫡系休养生息,总算恢复了些元气。 这一代的平西王一共兄弟四个,因为王太妃黄氏还在,所以并未分家,四房人都住在王府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