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荣韶光的挣扎25(1 / 2)

荣韶光的母妃出身嘉勇伯府王家,爵位不高,但好在王家还算人丁兴旺,也出了几个优秀的,在京中勋贵中算是有些势力,比那些空有爵位却人才凋零的府邸强多了。

可只凭王家就想将荣韶光推上太子之位几乎没戏,王家比不得皇后母家徐家,徐家虽没爵位但也是个大世家。

弘嘉帝之前为了减弱荣韶凌的势力,将他几个舅舅外放了,但他外公是做过丞相的人,朝中门生故吏不少,荣韶凌自己立得住,这些人自然也不会舍近求远支持别人。

手握重兵的平西王又是荣韶凌伴读,两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可比他们这些亲兄弟强多了,那是拆不散、打不断的。

荣韶凌身边文臣武将齐备,为了与之抗衡,荣韶光千挑万选,终于选了个强有力的妻族,瑞国公云家。

云家手中有兵权,他岳父云景琛任定南将军,与蓝晏清同是一军统帅,但云家比之蓝家那可是人丁兴旺、树大根深。

成婚后,借助云家的名望和势力,荣韶光拉拢了不少人,在朝中武将中有了些支持者,与荣韶凌相比也不算太差。

他还有一个优势,他与云颜大婚后三年抱俩,儿女双全,远远胜过了膝下空虚的荣韶凌。

为此,他没少对着荣韶凌冷嘲热讽,但一点儿乐趣也没得到。荣韶凌心情好时,就会用看跳梁小丑的眼神看他叭叭,心情不好时就戳他痛处,三言两语气得他跳脚。

丽贵妃也没少跑到皇后那儿显摆自己的孙子孙女多可爱。

从前她受宠时皇后对她多有忍让,她也就越发张扬骄狂。可她失宠后,皇后就是皇后,贵妃也不过是一个妃妾,被皇后打压的死死的,如今可算找到机会扬眉吐气了。

皇后对此面上平静无波,但丽贵妃宫中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事事不顺心。

从前她得宠,内侍院敬着,待遇都快超过皇后了。

可如今,只要皇后身边人暗示一句,就有得是人给她添堵,大面上的东西不会少了她的,但用心侍候和慢待的区别,只有当事人能感受到。

丽贵妃告到弘嘉帝面前,却没找到皇后的一点儿错处,反被弘嘉帝斥责不安分,让她在殿前跪了一个时辰,还罚她抄写佛经百遍修身养性。

都当祖母的人了,还是从前宠冠后宫的贵妃,又是罚跪又是罚抄的,脸都丢尽了,干脆借口染病,闭宫休养了。

对弘嘉帝来讲,宠妃有点儿无伤大雅的小性子他可以包容宠着,哪怕她挑衅了皇后。

但其他妃子与皇后有了矛盾,那必然得支持正宫皇后,皇后是后宫之主,是他的正妻,尊贵无比,又向来大度稳重,怎么会搓磨宫人呢。

皇后早看清了弘嘉帝负心薄情的天性,所以自她还是永王妃时,就从不与正当宠的人发生激烈矛盾,免得夫妻失和,她们母子处境会更艰难。

反正那人总有失宠的一天,到那时就只能落在她手里,任她揉圆搓扁,弘嘉帝不会在意那些失宠之人的下场,甚至时间长了,名字都未必能记住。

可能是宸王府有了嫡子后,荣韶光母子太得瑟了,上天都看不过去,他前脚刚给嫡子办了盛大的百日宴,后脚就有人冒死敲登闻鼓告御状,控告定南将军云景琛杀良冒功、养匪自重。

告状的是兄弟俩个,早朝时,哥哥在宫门外敲响了登闻鼓,虽然弘嘉帝听到了,也命人询问了案情,但这人却没有切实有效的证据,一个平民百姓,能从南境到京城已是千难万险,哪有能力搜集证据。

云家几代人戍守南境,在京城又素来有好名声,朝中给他们说话的人不少,弘嘉帝不会为了一个平民百姓的几句话就去调查一个将军,这会扰乱军心,激起军队的不满情绪。

所以哥哥被打了三十大板后关进了刑部大牢。

结果下朝后,弟弟就在闹市区,当街拦住了左相林宇的轿子喊冤,正是街市最繁忙的时候,无数百姓目睹了这一幕,林宇也只能接下了状子。 消息传播很快,当天下午,瑞国公云景琛的罪行就传遍了京城,云景琛在南方滥杀无辜,拿百姓的人头充做土匪冒功领赏,还与山匪勾结,简直罪大恶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