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军棍45(2 / 2)

那两个同去的勋贵子弟本身与蓝家不是一派的,又害怕被牵连、被吕尚书报复,极力推脱责任,隐瞒了他们三人是违抗军令、私自追击的事实。

此次随驾的人大多与蓝家不对付,在宸王和秦王的带领下群起而攻之,甚至于将此事的严重程度上升了一个高度。

自陛下到了兰谷关以来,蓝晏清在军中说一不二的指挥权就没了,数次被陛下及京中官员掣肘,蓝敏怀因此不满,蓄意报复。

虽然有士兵为证、有蓝晏清带着边关众将领据理力争,但弘嘉帝还是认定了蓝敏怀有罪,至少没有认真救援。

在兰谷关住的这些天,弘嘉帝也感受到了军队和边民对蓝家人的信服和崇拜,远远超过了他这个皇帝,他心中不满,对蓝晏清也更加忌惮。

这就是蓝家家规不许广收民心的缘故,这百年来蓝家一直尽力低调,朝廷也不愿给他们大肆宣传扬名,所以蓝家在中原广大百姓中还真没什么太大的存在感。

但对于生活在边关的百姓,民心却是不可避免的。百姓们自然知道是谁在保护他们,皇帝远在天边,蓝家人却是一直守在边关的。

也别说蓝家人是皇帝派来的,边民们该感恩皇帝,边民们可不这么想,毕竟皇帝每年收的赋税可不少。

弘嘉帝对蓝家不满,如今有了机会,本欲严加治罪,但这时候国师云岚却出人意料为蓝敏怀求了情:“陛下,如今大战再即,怎可随意折损将领。

况且此事严格说来蓝小将军没什么大错,实在不宜太过严苛伤了军心,小惩一番即可。”

蓝晏清抬头看了看,云岚站在弘嘉帝身侧,仍是一贯的仙风道骨,却越看越讨厌,为敏怀求情,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人四目相对,眼神平和,眼中没有仇恨、没有冲突,但气氛却不怎么好。

弘嘉帝听了云岚的话,以为是上天又有了指示,生怕会影响他御驾亲征的胜利结局,当下判了二十军棍,但他故意恶心人,命蓝晏清将人带回去行刑。

蓝晏清再气愤、再心疼也不能抗旨不遵,只能忍痛命人打了长子二十军棍,听着外面传来的声音,他愤怒地折断了手中的令箭。

这事儿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眼见着蓝敏怀因此被打,平西军的人气愤不已,对京城来人更加厌烦。

虽然负责行刑的士兵们有意放水,但皇帝特意命身边的大太监来监刑,吕尚书也在,蓝敏怀还是被打了个皮开肉绽,不过并没有伤筋动骨。

对这种结果,吕尚书不太满意,却被大太监抢白了一番,只能不甘不愿地离开。

在蓝敏怀趴在凳子上挨军棍的时候,北狄军营内,萧山正趴在榻上疗伤,因为箭离心脏不远,又带着倒钩,所以军医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才将箭取出来。

萧山嘴中含着一块厚厚的白布,极力忍住痛呼,憋的脸色白中透紫,额头上都是豆大的汗珠。

海纳明在一旁看着很是急躁,“谁敢伤了元帅,我去剁了他!”听军医说萧山没有危险了,他转身就要冲出去。

“回来!”萧山的声音虚弱却透着威严,“一只小狼崽子,你们不许动他!谁敢冒然行动,军法从事。”

小狼崽子在北狄可不是骂人的话,北狄人同北胡人一样,崇拜狼,小狼崽子在他们那儿是一个透着赞赏和宠溺的词。海纳明听的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夜,关内关外两处军营,蓝敏怀和萧山今夜都只能趴着入睡了,似乎是伤口疼痛,两人都蹙着眉,睡得不太踏实。

若将这两人放在一处,就会发现这两人的眉眼几乎是一模一样。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