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云岚的底细50(1 / 2)

兰谷关外的军营内,距蓝晏清被弘嘉帝卸了军权才三天,这军营内的气氛就变得十分压抑、紧张、混乱。

如今驻守在关外的共有十七万人马,平西军只有五万人,而弘嘉帝带来的御林军和两大营人马,共十二万人,都在关外了。

至于从镇北军调的十万人马,北胡大举入侵,他们暂时来不了了。

虽然没有了人数优势,但以弘嘉帝为首的京城来人却依然信心满满,因为来了这么久了,与北狄发生了十几次小规模的战役,他们全都胜了,且很轻松。

宣朝多年来重文轻武,从皇帝到朝臣都在打压武将,并且采取和亲等策略避免战争,但他们不肯承认自己惧怕战争、惧怕武将势力过大威胁自身利益,美其名曰战争劳民伤财,要尽力避免。

在对外政策这么软弱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以天朝大国自居,高傲的认为四方皆是不开化的蛮夷,皆应臣服在天朝脚下,宣朝朝廷就是这么矛盾。

时隔百年,宣朝的皇帝再次来到边境,惧战的弘嘉帝突然发现北狄军队一触即溃,根本不是从前战报上那般凶狠悍勇,天朝大国那种盲目的自信再次上升。

他高傲的认为从前种种要么是蓝晏清夸大其词,要么是蓝晏清太废物。而自己天兵一到,扫清一切障碍,果然国师说的没错。

跟在他身边的那些官员们同样沉浸在天朝大国、建功立业的美梦中,幻想着得胜还朝的荣耀,也更加极力的夸耀讨好弘嘉帝,把弘嘉帝夸得热血上头、豪气干云。

可在军队中,就连机灵一些的下级军官都发现了问题,看似他们每仗都胜了,可北狄并没有多少损失,每次交战不久对方就仓皇逃窜,感觉就是在溜着他们玩儿的。

两大营的士兵更是郁闷,平西军随着蓝晏清坐了冷板凳,被安排在了军营后面,靠近关城的位置。而御林军主要负责护驾,那负责与北狄对战的就是他们了,天知道,他们根本不想要这立功的机会啊。

每次北狄一来,无论是半夜还是凌晨,正午还是黄昏,他们都要整装应战,追着北狄人跑一圈,然后鸣金收兵,被折腾的苦不堪言,刚从兰谷关里养回的那点儿士气,又被折腾的差不多了。

虽然平西军没有太大的损失,但面对如今的战局,蓝晏清仍然心急如焚,不住的在心中暗骂前往调查云岚和崔家的蓝平,怎么还没有结果呢?

蓝平也很无奈,自他到了庭叶城,真的是不遗余力在调查了,可崔家与北狄确确实实是一丁点儿联系都没有,也没发现其他的不妥之处。

虽然王爷说了他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手段,但毕竟他们现在不能确认崔家确实有罪。

若能确认只是没证据,他可以采取些血腥暴力的手段逼供。可如今这样,一旦动了手段就无可挽回,若崔家真冤枉呢?

崔家毕竟是个有官职的中等世家,私刑无罪的官员、官眷,一个弄不好,蓝晏清的爵位没了都算是轻的。

在这一筹莫展的时候,京城里传来了好消息,七皇子的生母月嫔招了,七皇子确实是云岚的孩子。

宫里最初调查的同样不顺利,月嫔在宠妃中实在算是清流了,贪图享乐、飞扬跋扈、骄纵善妒、祸国殃民……宠妃常犯的毛病她是一点儿没有。反而对上恭顺、对下和善,在宫中的口碑还算不错。

荣韶凌马不停蹄的巡查完黄河河务回了京,眼看宫里的调查一点儿进展都没有,而他父皇在边境幺蛾子层出不穷,只能再次使了些不光彩的手段。

他命人设计陷害了月嫔从娘家带来的宫女,将她押入了内侍院,内侍院那些嬷嬷们,折磨人的手段可不比刑部专管审讯的差役差。

这宫女骨头倒挺硬,嬷嬷们还发现她是练过功夫的。她在酷刑下坚持了两天才招供,月嫔确实和云岚有染,是崔家吩咐的,而且云岚确实给弘嘉帝下了致人不育的药。

月嫔性格有些软弱,且没有主见,对家族命令向来不敢反抗,私通一事违背了她从小接受的礼教,可她也咬牙接受了,并最终生下了云岚的孩子。 有了供词,再审问月嫔就有了理由。皇后仍在禁足中,定王和襄王做小辈儿的,宫里的事暂时轮不到他们做主,这供词就递到了协理后宫的淑妃面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