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认干亲127(1 / 2)

用了皇后送的安神香,弘嘉帝一夜好眠,第二天起床神清气爽,突然有了个好主意。

对流言不好直接下旨禁止,倒不如让皇后下个懿旨对蓝敏仪进行表彰,懂事的人自然会知道闭嘴,这流言也就没了。

弘嘉帝十分难得的去正阳宫用了顿早膳。皇后态度一如既往淡淡地,既不过分讨好,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关切,弘嘉帝倒是十分享受这种老夫老妻的感觉,很自在,很舒服。

从边关回京后,弘嘉帝对那些年轻貌美的嫔妃就淡了,确切的说,后宫都很少来了,估计是戴绿帽子还替别人养孩子一事让他灰了心。

弘嘉帝偶尔想找人陪着说说话,就去后宫见见那些陪自己多年的老人儿,可也不见得多舒坦,有孩子的都想着给孩子讨点儿好处,没孩子的想给自己日后讨个保障,个个带着目的。

唯有皇后不同,做为正宫皇后,她完美地履行了皇后的职责,为皇帝分忧,还能适时地开解劝导皇帝。

更重要是公正无私的皇后从不会处心积虑、拐弯抹角地跟他要求什么,一切都摆在明面上,弘嘉帝在正阳宫感受到的是完全的放松。

只是弘嘉帝不明白,做妻子的对丈夫没有一点儿要求,只能说明她已经不指望丈夫了,这丈夫于她而言有还不如没有。

虽然弘嘉帝是临时起意过来的,但皇后仍然准备了一些他喜欢吃的小菜、点心,让弘嘉帝十分满意。

今日不是朝会的日子,用过早膳,弘嘉帝也没急着离开,而是说起了蓝敏仪的事儿。

弘嘉帝拐弯抹角地说了半天,没说流言的事儿,只是说自己感念蓝家父子的忠义,蓝敏仪自己也有功,希望皇后下个懿旨表彰一番,这毕竟是女眷的事。

皇后挂着温柔得体的微笑听弘嘉帝说了半天,认真想了想才开口说:“敏仪这丫头,臣妾也很喜欢,只是她的功劳是在战场上,陛下已经下旨表彰过,破格封了郡主又给了个极尊贵的封号。

她虽然是个好孩子,可毕竟年幼,在内院及品德上还没有突出的事迹,臣妾也不好再下旨表彰。臣妾想着,陛下倒不如给她个殊荣,收个孙女。

她年纪还小,仍是需要长辈教导、关怀的年纪,家中却没有合适的长辈了,由皇家收养,也可体现陛下对功臣之后的关照。

再则臣妾也有些自己的私心,求陛下给个恩典,将这孩子就挂在韶凌名下,他膝下只有晟泽一个孩子,总是有些空虚的。

夫妻两个对敏仪这孩子又十分喜欢,从前王妃就时常带着进宫请安,和自己女儿也差不多了,正式收个义女,他们也算是儿女双全了。”

“他膝下只有一个孩子,还不是你过于纵容的缘故!你看谁像他一样,只有一个正妻的,这金家书香门第,怎么就教出来个妒妇?”弘嘉帝随口抱怨道。

真的只是随口,并没有任何不满,就像皇后曾经说的那样,他根本不关心荣韶凌后院的事,婚后几年没孩子出生,他都不曾问过一句,现在好歹有个儿子呢。

“陛下这可就冤枉王妃了,王妃素来贤良淑德,当初也几次劝过韶凌纳妾,是韶凌自己不愿。

陛下也知道,韶凌那么个冷硬的性子,因着这事还给人甩冷脸,吓得王妃跟个鹌鹑似的,看着就可怜的。

说来这事儿该怪臣妾,韶凌是臣妾长子,臣妾没有教养经验,生怕他学坏,就将他管得过于严苛了,养成了这别扭的性子。

好在王妃不跟他计较,柔情似水的软化了他,如今性子好了很多,他们夫妻俩比臣妾强,您看晟泽被教养的多好。”皇后笑着说道。

弘嘉帝突然有些心虚,在荣韶凌的教导上,他是很失职的,荣韶凌年幼时,他和皇后正柔情蜜意的,对这孩子就百般宠溺。后来他宠幸妾室,就将皇后母子抛到脑后了。 自己对韶凌前后反差这么大,只怕是他性子别扭的主因。而且后院女人多,皇后母子没少遭罪,是不是因为这个他才不肯纳妾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