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正式开业(1 / 2)

夜晚,方兆中拿到了乔雨青借给他的那份学习资料。

如他所料,与现代那些印刷刊印非常完好的刷题教辅不同,这是一份手抄复习资料,记录了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等学科的各项知识点,厚厚整齐一沓,笔触十分工整。

从字迹来看,他推测这份学习资料的主人应当是位男同志,当然,也不排除有女同志能把字写的大气端正。

与猜测中一样,79年的应试水准显然与后世的出题水平存在不小差距,说是高考,题目难度也就初中水平。

比如数学考试中就有一道化简三角函数的题目,且分值不低。

方兆中情不自禁地一乐,本来还觉得自己在表上填报的学校未必能进,现在看来倒是大有可为啊!

正沉思间,屋外忽然传来一阵呼喊。

“桂花!张桂花!”

是冯大妈。

张桂花正在屋里和方光洁算账,听是冯大妈来了,当即迎了出去。

“怎么了?”

“兆中呢,兆中在不在?”

“在屋里呢,这是怎么了?”

“哎哟喂,你可不知道!”

冯大妈风风火火进了屋,方兆中已经闻声从房间走了出来。

“兆中,这个是不是你写的?”

冯大妈把报纸递了过去,赫然是一份崭新的《燕京晚报》。

而今的《燕京晚报》是一份四开四版的报纸,方兆中那篇《走在人世间》赫然登载在第二块版面上,标题十分醒目。

走在人世间,作者,方兆中。

“是我写的。”

“我说小祖宗,我不是答应了你去和闹事者沟通嘛!”

方兆中笑了一下,和煦地打断了冯大妈的话头:“冯主任,咱们外边谈吧。”

冯大妈叹了口气,点点头同意了。

两人走出了屋,留下张桂花和他大姐面面相觑。

“老实说,我觉得那天的闹事并不是个别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是靠一个街道办,或者一个县就能解决的。”

方兆中言辞坚定地娓娓道来:“您想想,伴随着个体政策的推行,个体户会如同雨后春笋地冒出来,国家为什么要开放个体户?当然是因为改开的需要,更重要的则是待业同志实在太多,需要个体户来创造就业岗位。

燕京在搞合作社,全国也要搞合作社,待业青年们依赖个体行业实现自身价值,但这样的矛盾,绝对不是悦宾饭馆独有的矛盾,未来有了个体副食店,有了个体理发店、个体小卖部……咱们都得靠街道里挨家挨户不咸不淡地去交际、去商谈么?”

冯大妈罕见地住了口,没反驳方兆中的话。

“这种矛盾一旦多了,待业青年和在职的老职工们发生冲突,您想想,那是个什么场面。”

“哎哟,这……”冯大妈两只手交握在一起,害声叹道:“兆中,我跟你交个底儿,我们街道确实解决不了这件事情,你写的这篇文章,据说已经吸引了好些方面的注意力,我听说,就连美国合众社的记者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说到这儿,冯大妈又问:“开业日期定在哪天?”

“后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