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备年货过年(2 / 2)

“韩国明你这小崽子咋来了?吃面是吧?妥了……安排……”

这老刘头儿其实手艺那是相当厉害。当年也是名满京城的人物。人送外号“刘一手”。菜给你做的。不太会描述。只能说能给你做出花儿来。

当年也是被迫害……逃难至此。被韩建业的爷爷,韩国明的老爹给救了。苟延残喘半辈子。

老街坊老邻居照顾。整了个这个营生……其实现在开馆子那也是走擦边球……真有人捅出去搞不好也得进去劳动改造一下。

所以老刘头儿对韩氏父子。那是心存感激……无以为报。

盏茶功夫。两碗热汤面就端了上来……

热汤面就蒜,没过几分钟,就连汤都没剩下。

韩建业感慨不已……“刘大爷(ye这个读轻声,意思是爸爸的哥哥,南方一般叫伯伯)你这手艺真的是没得说啊……杠杠的。”

“那你看。这可是名满天下的刘一手。那开玩笑呢?”韩国明也乐呵呵的应和。

“你们爷俩一边儿去啊。别搁这找我逗乐子。也就剩这点手艺了。没啥可夸的。”老刘头儿反怼了回去。

刘大爷其实年龄也不大……50来岁。比韩国明大不了多少。只是经历了太多磨难。人开始没了精气神儿。人就显得苍老无比。

其实这两年日子好过多了……也不用邻居街坊救济了。刘老头儿也是感慨万分的。

“刘大爷。你放心吧。就你这手艺。肯定埋没不了。等以后政策开放了。允许个人经营了。我挣大钱了。肯定支援你开个饭馆。让你传承下去……”韩建业也是感慨万分。上辈子自己出来以后,老刘头儿坟头草都长老高了。过了大半辈子。还是记得刘大爷做菜的味道。刘家菜的传承也彻底断了香火。

“建业这孩子真会说话啊。也真长大了。你刘大爷就听你的。好好活着。好好等着。等你挣大钱给我开馆子。”刘老头儿欣慰的说道。

虽然知道可能也就是场面话。嘴上说说。可是听起来那叫一个舒服。这场面给你圆的。心里热乎的。

趁着李大爷收拾碗筷。韩建业扔下5毛钱转身就走。韩国明也是及时跟上。父子俩心知肚明。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不走老李头儿是不会收钱的。总觉得欠韩家的。其实当年韩建业爷爷也是恰逢其会的救了他一命……老李头儿感恩至今。

父子俩这“进货”完成。也饱腹不空。奔着西北道就返程而去。

一路上虽然带了不少东西。倒是也没有降慢脚程。走走停停。

村口已经在望了。下午时光。太阳娇懒的晒着。韩建业与韩国明父子浑身也蒸腾出了热气。远远望去。还以为让人煮了。

快步向家走去。村里这个点儿也没啥人走动。大冬天的谁没事到处乱窜。除了个别小小子儿、丫头片子在外面疯玩。谁愿意外面挨冻。

进了院子。吱嘎的开门声响起。透着门出来的热气里还带着肉香。

老四听到院子进人了。是快马加鞭赶来。“嘴上喊着。我来。我来。让我看看是不是爸和二哥回来了?”

韩建业没等回话。老四韩建民就冲了上来。

“二哥。都买啥了?……二哥。有没有给我买好东西。二哥,二哥。有没有给我整点糖块?冰糖也成啊。这好一阵子嘴里就没味儿。二哥……”

韩建业也是被纠缠的一阵头大。

韩国明保持着父亲的威严一个字儿都没说就进了屋。

老四韩建民还是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老三韩建国也在门口望了望。转身就回了头。继续盯着锅里的油渍啦……还舔了舔嘴唇。

韩建业一边拖着老四一边走进屋里。

回收一关门。声音就传不出来了。

父子俩这一进屋。

老妈。大姐也从东屋出来凑热闹。

一家人七嘴八舌的热闹非凡。韩建业看着这个场面。嘴唇微微上翘,一缕明悟在心头……家人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生活在一起。这种感觉。真好。上辈子都没有再体会到。失去了。再得到。才知道有多美好。

韩建业打开口袋。一一展示。

“来。妈。大姐。这嘎拉油儿你俩一人一个。冬天冻手冻脚的都抹点。”

“万紫千红展示。这个擦脸的。擦完脸可好看了。白净儿的(夸人皮肤白)”

……老妈大姐分完,又给老三老四一顿展示。这家伙的。咔咔的带劲。人都差点乐疯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