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惨状(1 / 2)

天黑时,众人回到了县衙。不一会儿,县令也到了。县令大人姓何,听闻他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

何大人一回到县衙就见到这么多人,他颇感讶异,在得知是萧瑾派来赈灾的帮手时,转而喜极而泣。

待他平复好心情后,拜见了江大人,“江大人,您终于来了!百姓有救了!”何大人十分地激动,脸色都微微有些涨红了。“卑职一直盼着陛下早日派人前来赈灾,终于把您给盼来了!”何大人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般,紧紧地抓住了江大人扶起他的胳膊。

“何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会解决好此次水灾的。”萧瑜安慰道,也是给他增加了些信心。何大人这时才发现江大人身旁跟着几个孩子,一脸疑惑地望着她们,正揣摩着他们是何身份。

江大人见状,直言:“这是犬子,这两位是陛下从官家小姐中选的可造之材。陛下有意让他们来历练历练,好早日成为国之栋梁。”

离开京城之前,萧瑾就特地嘱咐了江大人,如果有人问起她们二人的身份,就这样回答。

何大人看着这几个朝气蓬勃的孩子,心中感叹道,这是他们大宁的未来啊!

接着,何大人便又说着此次的灾情。

百姓居无定所,无粮食衣物,粮价飞涨,县里的储备粮也快不够了。令众人震惊的是,周围一些县城,竟闹起了瘟疫。

洪涝过后,大量生灵死亡,尸身腐败,易传染疫病。若是瘟疫蔓延,只怕他们全都要死在这了。

夜里,众人在屋内商讨着对策。原来周围几个县城在七月初陆续爆发了瘟疫,这疫病来势汹汹,染上的人四五天便暴毙。

由于有位大夫给了个方子吊着染疫百姓的命,他们才能撑得久些。瘟疫暴发后,各个县城的官员忙着防疫,瘟疫蔓延不至于那么迅速,至今,榕县染疫的人也只有少数。但若任由瘟疫蔓延,怕是不久便会蔓延全国。

据史书记载,大宁建国以来爆发过十几次瘟疫,都是由于战乱和天灾,因此各地官员也大都有了应对方法。

可这次棘手的是,先前并未收到关于疫病的奏报,此次虽有太医随行,但仍恐药材不够。而且现在附近粮食紧缺,很多百姓饿死了,这更加会导致瘟疫蔓延。

于是,江大人立马派遣手下回京求助。只是江大人脑海中忽然间闪过了萧瑾说过的话,于是他问:“何大人,你先前可曾派人前往京城?”

何大人一听,顿时说:“卑职从水患之日起便派人火速赶往京城,只是至今没有回信,无一人回来,起初卑职还以为路途遥远出了差错,如今想来他们恐怕是回不来了。”说罢,何大人扶了扶额,一脸悲痛。

“是谁,是谁要这么做?”萧瑜气愤地问,江大人拍了拍她的肩膀,似要平复她的心情,“是那些躲在暗处的人,他们导致了此次水患,想隐瞒却不知纸是包不住火的。”江大人解释道。

“江大人,此次水患并不只是天灾,您去荇江万万要小心,我会派人暗中保护你们,假若有机会,您收集一下他们的罪证。”江大人回房后,暗暗想着萧瑾的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