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回到乌拉市(1 / 2)

现场有些混乱。

林清上大学时就在京都的中关村兼职装电脑,后来在外企工作时,也是从IT支持专员做到了项目经理,在如今的公司也分管着信息化。很快就反应过来这是显示设备的问题。于是他赶紧走到数据电脑前,目光沿着信号线看过去,分线器松了。快步上前,接好,大屏幕又恢复了显示,所有结果依旧。

应该是刚才几个上前看实验的人没注意,碰掉的。

虚惊一场!其实这样的故障,很好处理的。

XA的董事长和鲍老师同时向林清投来了感激的目光,林清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鲍老师很快开始组织会场秩序,也请实验台前的人回到座位上。然后安排继续唱读结果和录入数据。

“肌钙蛋白,低值,CV4.89%”

“降钙素原,低值,CV5.01%”

“真是好产品!”

“这产品绝了,市场前景会很好。”

“不知道签约政策怎么样,一会儿谈谈。”

观众席议论纷纷。这时,孙瑞芬带头鼓起掌来,观众席里随之响起了掌声,经久不息。

林清看了鲍老师,也看了看做实验的小伙子,两人的眼圈都有些红了。

很快,鲍老师就成为了焦点,一众经销商把鲍老师围在中间,询问其产品的性能和签约的政策。林清很庆幸,从开局就能拿到如此好的产品,他也十分感激孙瑞芬。

通常,这样的发布会后是有晚宴的,但是林清和孙瑞芬着急回程,于是不打算参加,起身向鲍老师告别。

鲍老师特意请经销商等待了一下,将二人介绍给公司董事长,几人寒暄了几句,赞扬了产品和这场发布会,交换了联系方式,也就算建立了联系。

临别前,林清特意去找了下做实验的小伙子,加了微信。小伙子姓何,林清后来一直叫他小何。跟演示实验不一样的是,小伙子没有了当时镇定,而是多了一分腼腆。

路上,孙瑞芬按照林清的车次时间买了票,只差二十分钟。二人很快到了京都火车站,办完还车手续。距离发车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于是找个地方吃晚饭。

聚少离多的日子,已经有三四年了,二人早已经习以为常,也就没有什么离别的伤感。嘴里说的,还是今天下午的事情。

“老婆,鲍老师的产品真那么好么?我看现场的反应非常热烈。”

“不是一般的好。这个产品如果营销措施得当,会引起轰动的。”孙瑞芬喝了一口奶茶,继续说道:“你知道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就是那些在胸痛中心和心内科的POCT,CV能稳定在15%就不错了。今天这两个项目,对灵敏度要求特别高,现在的POCT根本不满足,也就是对付做,参考一下结果吧。而老鲍的设备,就足够用了,可以跟大型FG作比较了。”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如果不是你解释,我还以为那些经销商是找来的托呢。”林清一脸坏笑地揶揄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