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还要再返工吗?25(1 / 2)

不到三天,咨询公司的报告很快做好了,这次,汪总老老实实的把报告首先发给了林清。林清也明白董事长的用意,低级错误,就别到处丢人了。

林清看着报告,再一次哭笑不得了。

报告没有对业态进行改变,只是大幅度调低了达到盈亏平衡的单床位消费标准,每床位每年10万。而相应的,床位数上调至3500张,咨询公司觉得这样就合理了。

问题在于,按照这个项目规划,入住老人与各类商业和服务人员的比例是1:7,针对3500位老人,所有业态的配套人员要达到两万多人,加上老人,更是接近三万人。要知道,这已经满足了国家对于建制镇的设置标准中人口规模的要求。

而拟选地块,只有20万平方米,相当于长五百米,宽四百米的一个长方形地块那么大。怎么可能容纳下一个建制镇的人口呢?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这也说明了,单靠基地本身,很难经营下去。

林清在电话中,把问题跟汪总说了一遍,然后加上了一句:“您还要再返工吗?”,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但是,汪总的一句话,引起了林清的注意:“陈董事长催的急,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林总您看这事……”

林清明白了,有些事情,恐怕不是自己这个层面能知道的,估计是董事长那边有顾虑了。于是,也不再与汪总纠缠报告的本身的问题了,只推说向董事长汇报完再沟通,就挂断了电话。

思考了一会儿,林清拨通了老板的电话,把情况做了汇报,然后问道:“老板,这事我应该怎么处理?”

老板已经在来乌拉市的路上,见面后,老板告诉林清,确实是有问题了。

那块地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另一家市属公司,董事长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目前仍在兼任,但主管部门已经在考察新任总经理的人选了,这是昨天刚刚得到的消息。

董事长希望在离任前尽快把项目定位报告落实完,然后把土地使用权的事情落实。

林清明白了,这确实是大事。

老板已经约好了董事长,马上带着林清过去。这一次,董事长也非常直接的说出了顾虑,可是当他听完林清的汇报后,也开始为难了。

因为不靠谱的东西,在董事长的领导那里,也过不了关,这样一来,风险会更高,内部还好办,一旦送审后被否决掉,就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小林,你是做战略规划出身的,有什么好办法么?”

“董事长,我倒是有些思考,就是还不太成熟。”

“什么成熟不成熟的,挑重点说。”

听到董事长这样说,林清也不再犹豫,直接将想法和盘托出:

“我们可以采用第一版的床位规模1000张床位和第二版的单床消费要求每年10万元,将业态中那些对人力要求比较高的部分砍掉一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