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合同条款33(1 / 2)

朱始建强大的气场、独断的作风,让会场鸦雀无声!

他的那几个亲信也明白了老大的意思。

办公室陈主任举手。

朱始建一看自己人要发言,便朝陈主任伸手说:“你说。”

陈主任放下合同样本,说:“这份合同草稿,我仔细看了;大部分内容是有利于我们厂的;金铭同志能拿出三百万定金来操作此事;说明什么?说明他相当有把握。三百万啦!那可不是小数目,他没有把握,他能拿出来吗?再说,这是有利于玉溪、有利于卷烟厂的好事,我举双手赞成!合同条款上,我看了,具体经营方面有行家在场,我就不啰嗦了,但有一点必须修改;这第二十七条,合同出现纠纷时,甲乙双方选择中立地点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条不行,必须在玉溪法院起诉。我的发言完了!”

对于合同主要内容,陈主任是绝对不会提出什么修改意见的;老板拿着草稿过来,那些主要内容,肯定是老板同意了的。选一条无关要紧的提出来,就能抛砖引玉将会场的注意力转移到讨论合同条款上。

朱始建点了点头,说:“陈主任说的这一条,必须修改!大家仔细研究,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不利于厂里的条款?”

很快,就有人提出五千万违约金以及在进口设备到位之前产能的问题。

朱始建以金铭的口吻一一作了解释。

至于第三个问题,因为有了金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就没有人提出来了。

朱始建看到大家对解释没有异议,他略微松了一口气。

刚才提出“坚决反对”的那位吴科长,又抢先说:“其他的我就不说了,这最关键的一条是,他承包之后,不仅要厂里给予一包烟五分钱的营销费;在央视、广告牌等扩大了卷烟厂在全国的影响之后,厂里按例向物价局申请涨价;涨价之后,还要增加五分钱的营销费;那就是说,一包烟他要拿走一毛钱的营销费用;这是什么概念?我算了一下,若是两条进口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之后,一年要生产六亿包;我们打个折扣,生产三亿包;那就是说,他要拿走三千万元!这怎么行?这一条必须修改!”

大家听到吴科长的话,都觉得这太匪夷可思了!

随即开始交头接耳,会场上有点失控。

朱始建最担心的问题,还是被提出来了;这个吴科长是从副厂长的位置上调正下来的。可想而知,他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可是,这个吴科长所说的内容呢?又是最核心的问题;若是粗略一想,他说的似乎还很有道理。

因而,就算是有人想反驳,还无从下嘴。

毕竟,在当时,三千万元简直是天文数字。还是支付给个人的承包费用!不用想,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陈主任又举起了手。

陈主任干的是行政工作,朱始建担心他说不到点子上去;但又没有其他人站出来,只好点头示意。

陈主任拍了拍手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我仔细看了,要想将几十亿元的香烟推销出去;金铭做了这份研究报告;我粗略算了算,加上三百万押金,他至少要投入一千五百万元!大家设身处地想一想,若是没有利润,谁愿意投入这么多钱呢?不像是买房子,钱去了,还有房子在;这电视广告和在全国香烟集散地设立门面、做广告的投入,投下去了,就看不见了。若是没有巨大的利益,我想金铭是不会投入的。”

这话是很有杀伤力的。毕竟要在什么前景都看不见的时候,先投入一千五百万元;这个风险确实是非常大。

吴科长眼看大家倾向于陈主任的意见,他连忙说:“就算他投入巨大,也不能一年给他三千万承包费用吧!依我看,一年给他一千万元承包费,已经是天高地厚了。”

那就意味着销售费用只能控制在一包烟三分三厘钱之内。

其他人开始点头了。

有人举手之后,说:“我看这个条款,可以按照吴科长的意见修改!”

因为牵涉到承包费用,朱始建还不能明目张胆地“吃里扒外”,看到有人附和,他还无从反对。

他说:“这一条,先这样修改吧!具体谈判时,我们要据理力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