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礼物(1 / 1)

高中那年,快过五一的时候,宣传委员一大早就去找了班长:“马上要过五一节了,班级要搞活动,你动员一下。”班长一边看书,一边漫不经心地打着官腔:“不要扰民。弄那么多节日让大家去过。我本来就忙……五一,也就是劳动节。劳动,和我们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是连劳动都要过个节,那我们吃饭睡觉也要弄个节来过了……还让不让人过了!”

听到班长的话,我大喜:“好!不用准备唱歌跳舞了!”于是从书包里拿出一把冰棒棍,在课桌上玩起了挑棒棒,以庆祝“解放”。旁边的一个男生看不下去,据他后来“招认”,他是为了让我停止在这么严肃的教室里,在这么认真的早读课时间,玩这种幼儿园小孩的游戏,所以他就很善意地拿了他自己的橡皮,装作失手,把橡皮滚到我脚边,叫我:“帮我捡一下橡皮。”我玩得正高兴,不理他:“不帮。”他于是从作业本上撕了一张纸,折成一个小桃儿,“噗”地扔到了我脚边。我心头一喜,立刻丢下棒棒,捡起桃儿,转身对坐在身后的好友说:“好运气!捡到一个纸桃,我们一起玩!”不想那男生大怒:“就你们这两个不识好歹的模样!真应该罚你们天天做值日生!”这一句话,让我和朋友欢天喜地:“行!以后只要你给我们折桃子,我们就帮你做值日生!”

我们自觉美满的交易没想到让班长气得跳了起来:“过劳动节!一定要过劳动节!我们班的同学思想不正!太不正!一定要在劳动节纠正过来!”她一边叫着,一边走上讲台,开始训话:“劳动,是件快乐的事,你怎么能用快乐去惩罚别人呢?说用劳动去惩罚别人的人,思想就不端正!而且是从根子上就不端正。因为他从感觉上就厌恶劳动,所以他才想用他最厌恶的东西去惩罚别人。做值日生,是快乐的。但是我们有些同学,竟然对值日生这么厌恶,厌恶得要拿它去惩罚同学!而且他惩罚人的时候竟然也不看看,被他惩罚的人是那么爱劳动!这简直就是在用吃红烧肉去惩罚爱吃红烧肉的人!现在,我要惩罚这位同学。大家看好了:我这样的惩罚才是正确的。我要说明一下,我要惩罚的,不是这位同学惩罚别人的手段错误,而是惩罚这位同学太不爱劳动了。所以:从今天起,这位同学天天做值日生。一直做到他在做值日生的时候能感觉到快乐为止!”

哗然。全班哗然。我非常高兴,对朋友说:“天大的喜事!只要他在做值日生的时候没感觉到快乐,我们就有纸桃子!从今天起,我们天天代他做值日生,天天赚纸桃子!幸福生活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发财了!我们很快就会有一大堆纸桃子了!”

立刻,我和朋友身边围了一群人:“谁说桃子就只是你们俩的!也分几天值日生给我做做!”“别忙着抢,先看看他还会折什么。”“以后每天先看一下他折的是什么东西,大家再来决定是谁来替他做值日生!”……

然而,那个男生不愿意了。他申诉着:“我这么苦,一边背负着被罚做值日生的痛苦,一边在给你们折纸。而你们一边享受做值日生的快乐,一边得我的折纸,这还有天理吗?”但是我觉得,这就是天理:如果你喜爱劳动,那这份劳动时的快乐就是上天给你的奖励;如果你厌恶劳动,那么劳动时的悲哀,就是上天给你的惩罚。我们过着同等的生活,却因为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得到不同的心情。这份奖惩是如此准确地递送到每个人的心里,无法转让,不可顶替。天罚,都是这么精准无误的。

鉴于我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班长决定送给大家一份劳动节的礼物。她让全班爱劳动的人,都聚在一起,各人捡自己最爱的劳动项目,凑一块劳动,以庆祝五一。而不爱劳动的,就不要参加这个活动了。因为劳动不能让他快乐,他没办法收到这个礼物:劳动的快乐。

庆祝的那一天,每个人都参加了:爱勾针的勾针,爱织围巾的织围巾,爱折纸的折纸,爱做模型的做模型,爱唱歌的唱歌,爱写字的写字,爱奔跑的奔跑,爱编草篮的编草篮……

那一年五一的礼物,是那样特别,那样愉悦,那样难忘。

也许,劳动本身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痛苦,我们痛苦的只是让我们去劳动的理由,以及劳动的过度,还有不适合自己的劳动项目。曾经,在一段黑暗的时代里,憎恶劳动的人拿着权杖,举起鞭子,用羞辱的方式强迫人们劳动,最终被大家推翻。现在,得承认,许多时候劳动依然会让我们感到不适。我们在不停地寻找不适的原因:劳动时间太长?劳动节奏太单调?……我们不停地试着改进和调整劳作的方式,和我们的雇主协调、商谈,再协调、商谈……因为,我们曾经快乐地劳动过。我们得找出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的“快乐”前面偷偷地写上了“不”字,然后,把它们抹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