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为什么成功者都是投机者,劳动者沦为失败者”(1 / 1)

前言

也许,这一篇文章,不知道又会触到谁的心尖尖上的柔软之处,最终被屏掉。不管这些了。我们先摆摊,若是遇上城管,那也就只能遇上城管了。

为什么成功者都是投机者,而劳动者会沦为失败者?看上去,这是个很深奥的问题,但这次,只需要一个很简单的回答就OK:因为他用了傻瓜相机,所以拍了一张大头特写,因而得了一个局部结论——明显,这句话的“成功”就是存款余额上的数字大了。这只是有些人眼里的“成功”罢了。而另一些人眼里的“成功”是这样的:某人的木工活做得真好,他成功了——他让大家有好桌好椅用了。某人种的菜真好,他成功了——他让我们都吃到了美味。某人做的饼真好,他成功了——他让我们都有了可人的小点心。某人的歌唱得真好,他成功了——他让我们都享受了美妙的歌声……当然,这一切,你也可以说,如果不能化作钱,都不算作成功。但人类最初就是没有钱的。我们的祖先早已成功地没有钱也在这个世界上活了下来,繁衍后代。如果钱不能为我们带来幸福,我们有什么理由割舍不下呢?我们可以象太古洪荒时代那样,身怀不同技艺的人们,结群为社,互相扶持着度过春秋冬夏。也许市场萧条,姑娘们制作的衣服卖不上价,但少做几件,不碍,至少还能到熟悉的大爷那里去换点没卖得掉的红薯土豆。人类最初,也就是这样物物相易的。

这就是完全自由的市场:你不可以强迫我买,也不可以强迫我卖。当我们觉得这个市场的交易条件太差,大家就退出市场,只生产自己需要的那一点,不会更多。也许大家在看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时非常不爱在意一句话:资本和劳工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存。这句话翻译成地道的国文就是:工人和老板是太极图上的黑鱼和白鱼,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这两个,得互相体谅、和睦相处,才能繁荣昌盛,一味内斗是没出路的。不论工人太肥老板太瘦,还是老板太肥工人太瘦,都是不健康的。如果说投机者成功了的话,那么他这条黑鱼投机的时候怎么把他的另一半——他赖以生存的,做实务的劳工,投机得那么瘦,瘦得连他自己都觉得失败了呢?也许是他没勇气承认自己的失败,就硬着头皮说是别人没象他那么操作,所以惨吧。我们都知道,投机是一种调配行为。调配本身不产生价值,但合理的调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出产量(不合理的调配当然就是产量下降)。要是我们真地个个都去投机,一个都不做实务,有什么东西给你调配呢?结果只会是大家吃光存粮凉凉,全都杨白劳——辛苦一场,除了劳累什么也得不到。

那个自以为成功的人,他成功了吗?他以为成功了,只是他没看到他的成功之光下面,可怕的恶果正在向他微笑罢了。他要是看见了,就会吓得大叫他捅漏子了。

卡尔•马克思对我们说:劳动,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些人,觉得坐办公室的管理人员没劳动,他们不劳而获,这是很错误的。他们只是没有从事体力劳动而已。他们劳动了,而且是极度复杂耗神的脑力劳动。我尊重他们以及他们的劳动。

投机,也是一种劳动,非常惊险的脑力劳动。我们不能否认。但是,劳动得成功一点好吗?产点正品出来,把公众的蛋糕做大点,人人都有甜头,大家都会捧你为英雄,唱你的赞歌。别产这种次品,蛋糕越做越小,就只是你自己手里的那一块虚大,看上去多有排场的数字,兑换成物品,也就那么……那么!这肯定算不得实质上的成功了。但是如果只看报表上的数字,当然是高通胀下捏着一大把钞票却换不来一块面包的金融“精英”成功了;不名一文,靠种地养殖,还能吃上面包和鸡腿的乡巴人失败了。

用这种纯数字标准来衡量成功失败,有些时候,成功了还不如失败了。

最后,希望大家把投机和猎杀劳作者分开。投机是可以的,但以投机失败为幌子,猎杀我们群体中的对大家无害、甚至有益的个体乃至群体,是必须杜绝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