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沈清身上是香的9(2 / 2)

待周围没人了,她才小声嘀咕:“你不想吃,在那儿站那么久?”

毕沧道:“他说,他会画龙,可龙,不长他画的那样。”

沈清唔了声:“图绘记载,龙是鹿角马首蛇身,他画得虽不精细,但糖画而已,大差不差就行了。”

毕沧闻言,想要反驳,张嘴时又想起沈清说的不许犟嘴,便还是将话咽了回去。

怎能大差不差呢?

每长一寸角,每生一片鳞,都是挫骨扬灰般的疼,差一点,其实是天渊之别。

就着毕沧沉默的这个空隙,沈清抓着他手腕的手略微用力,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压低声音又几分呵斥道:“叫你别离我太远,提醒你山下没好人,你看你才离开我几步路便被人凶了吧?”

提起这,沈清又觉得好笑。

她抬眸眼神在毕沧的脸上扫了一圈,心道男子长得太好看也不行,如毕沧这般一眼便叫人惊艳的,但凡遇见个胆大的便敢直接上来搭讪。

“不过你方才为何捂着口鼻避开她?若你不当众落她的脸,她也不会恼羞成怒地与你作对。”沈清询问。

毕沧回答:“她的味道,不好闻。”

沈清从那几名女子身边走过,除了胭脂水粉的味道,便是那些女子簪在头上的鲜花有些气味,虽混杂但也不能说难闻,何至于让毕沧大退两步?

“什么味道?”沈清疑惑。

毕沧回想了一下,他无法形容那一种气味,毕竟以前从未嗅到过,便只能通俗形容道:“酸酸的,咸咸的,反正不好闻。”

其实一路走来好几日,除却桂蔚山,毕沧敏锐地闻到了这世间许多复杂且多样的气味,其中有好闻的,如竹子,雨水和梨花,也有不好闻的,干枯的霉味儿和腐朽的味道,还有方才在那几人身上嗅到的。

沈清疑惑他是否是乱说,但又想起来他是妖,古书有云妖的嗅觉就是比寻常人要灵敏许多,因此有部分的妖会靠气味来辨别事物。

她抬袖在自己身上闻了闻,这举动叫毕沧弯了弯眼睛,他道:“沈清身上是香的。”

沈清闻言,眸光一亮,心情颇好,有些满意地牵回了自己的马。

这一打岔,沈清一时也没想起来她在马车里好似见到被通缉的姚莹之事。

荷城虽算不上多繁华,却也是他们一路走来遇见的第一个城池而非乡镇,城中恰是赶集时,热闹络绎不绝,一条街从头走到尾便要花去很长时间。

沈清第一次面向人间,即便表现得再沉稳心中也有许多好奇,只有在人烟多的地方她才能切身体会到以前所看的话本中描述种种场景,逢节假日必更精彩。

相比她眼睛到处乱转,毕沧倒是安分了许多,他寸步不离地跟着沈清,似乎周围走过的人都与他无关。

至于见月……既到潍州,那离平桥镇也不远了,他知后面的路程很快便到,眼下还在想着该如何让沈清出手救人。

一条街走到尾,热闹散去,摊贩的吆喝声远远从街巷的另一边传来,几人沿着主路往后城门的方向步行,若能在天黑前离开荷城,那他们便能在次日赶到平桥镇。

见月犹豫几番,终是开口:“沈施主可想过,若见到了鹤山山下的官员,该如何救下赵公子的命?”

沈清一脸惊讶道:“我都到潍州了,你才想起问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晚了点儿?”

见小和尚一脸震惊又茫然,沈清伸手摸了一把他圆溜溜的脑袋,不再逗他:“我先去跟你们平桥镇的里正讲道理咯,若他不愿讲道理,便瞒天过海。”

沈清想得很清楚,届时找一块石头或一根木桩贴上化形符,再于符周设阵。

寻常人的眼睛看不穿此障眼法,便将化形符变化的小孩儿交出去,待到官员走了,催动符周几阵,一把火将化形符燃烧后,所有人只会以为那小孩儿意外丧生于大火,也与灵感寺众人无关了。

这是沈清最快能想到的,不必花钱还能不惹麻烦的办法。

她颇为沾沾自喜,待法子一说出,见月便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此举不妥。”

“什么?”沈清疑问:“为何?”

见月却一本正经道:“出家人不打诓语。”

意思是他们不会帮着隐瞒那贴了化形符的石头或者木桩不是赵公子本人喽?

沈清不明佛门弟子到底是怎么守着森严的诫规的,也不懂佛门弟子如何修道,见月不求功德却做了苦行僧,明明救人心切又不愿帮忙隐瞒。

“这是善意的谎言,你们也不必非说那就是赵公子,你可以沉默。”沈清说完,见月还是严肃摇头。

沈清便道:“我不信你这辈子一句谎话都不说?”

“小僧没说过。”见月笃定。

沈清却道:“你年纪还小,一辈子长着呢,哪知道以后一句谎话也不说。”

见月欲言又止,终是沉默了下来。

他的一辈子,已经剩不了多少天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