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你是、我的、惊喜!11(1 / 2)

寺中客堂本就是接待外客所用,里头没有供奉任何佛像。

沈清被见月请为上座,他自己则站在一旁等着。

沈清心中有许多疑问,可她还没问出口,那头慧智就已经将整个寺庙中能叫来的和尚都喊来了。

也不知慧智是如何介绍沈清与毕沧的,总之十来名和尚走入客堂看见他们二人时都有些踌躇和不满。

小寺庙的方丈也身兼主持之位,瞧着年近七十,长胡子挂到胸前,高高瘦瘦的。

年长的方丈看见见月也要拜他一拜,称其一声师叔,可见见月才是整个灵感寺中地位最高的和尚。

如此一来倒是有些麻烦了……

沈清原想着见月年纪小,在寺中或许说不上话,才打算将那瞒天过海的主意说给方丈听,请寺中方丈决定的,却没想到方丈竟也要听见月的话,那被见月驳回的方法怕是不能用了。

见月正在向寺中大小介绍沈清与毕沧的身份。

得知二位是从仙山上而来,众人的表情都有些微妙,佛法与道法相悖,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见月是去求仙道帮忙来了,还没听沈清的主意,便都摆出一副不予接受的样子。

几个月前潍州下了第一场大雪,有人说看见京城里的大官冲入赵家,将赵家人都绑了。后来打听了才知道,原来是严亲王通敌卖国在京中被斩首示众,与之相关的一干人等都要受到牵连。

赵家才出事,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潍州。

事发后没几天,清晨天未亮便有提篮的年轻女子说要来寺中敬香,彼时寺门未开,若不是年长的老和尚睡不着起得早,还不一定有人发现她到底敲了多久的门。

老和尚是扫地僧,那时天又是最冷的时候,山间雪未化,他提醒了女子寺门未开,不予敬香,可那女子跪地哭求,像是遇上了天大的麻烦。

老和尚正犹豫之际,便听见女子挎着的提篮中传来一阵哭声,女子掀开提篮上的棉布给老和尚看,那篮子里躺着一个才一岁左右的小娃娃。女子说,她是赵家少夫人身边的婢女,而她带来灵感寺的正是赵家如今唯一的子嗣。

赵少夫人曾来过灵感寺求子,回去便怀上了,她几次都说灵感寺灵验,甚至出了月子还带这婢女一起来平桥镇还愿,所以婢女认得来灵感寺的路。

赵家是满潍州都知道的积善世家,灵感寺能撑到现在,也少不得对方香油钱给得足,况且一条小生命就在大雪中哇哇啼哭,老和尚根本无法狠心将二人赶走,遂请问了方丈。

方丈道,赵家距离灵感寺数百里,婢女竟能抱着一个一岁的孩子一路赶来,或许便是赵公子命不该绝,该是他们灵感寺救人一命的时候,缘分如此,便将孩子藏了下来。

只是那婢女才下山便被平桥镇闲逛的官兵碰上,赵公子的踪迹败露了。

里正三番四次派人前来敲打,当初也是见月听出了里正的意思,暗地里与他们同意了花钱买命这一办法。

可灵感寺本就是为民求福,根本不指望平桥镇百姓来拜佛的香火钱,愿意给的给一点儿,不愿意给的也不强求,所以几百年来其实和尚们的日子过得也很拮据。

在没钱的当下,寺中有个小和尚说他听镇子里的人提起过桂蔚山,山上有个财神颇为灵验,若是为好事相求,那对方就会赐予一道发财符。

所有人都当那是子虚乌有的怪诞之说,偏偏见月听进去了,还当真了。因为他说他也听过桂蔚山,曾有个神秘人交给他两样东西,让他日后若有机会,带上桂蔚山。

见月说,一切皆是因果,他的一件旧棉袄导致丹枫仙人将债条和怪石交给了他,而多年后的如今,灵感寺便有需要桂蔚山帮忙的时刻,该是他将这两样东西物归原主了。

可因果当真说不得,见月没能求到发财符,却请来了桂蔚山上人间传说的“财神”本人。

至眼下。

方丈空明摇头道:“师叔,这不太好吧?这世间哪有神仙呢?”

沈清闻言,挑眉道:“怎么没有神仙?允许你们有佛祖菩萨,不许我们有各路仙家?”

空明打量了沈清一眼,法杖杵地道:“我知晓这世上的道士道姑都有些自己看家本领在,或请风看雨,或降妖除鬼。可这姑娘年纪轻轻,便是身入道家学了几分本领,又如何能与朝廷对抗,何况我们也拖不起了。”

说着,空明再问见月:“师叔,您可是……被人骗了?”

一旁也是空字辈的和尚应声道:“是啊,师叔,也许是你年纪大了,有些事记错了?”

沈清从他们的话中琢磨出不对劲的地方来,这一屋子和尚瞧着都比见月年长,却都没有见月辈分高,沈清原以为是因为当年捡起见月的老和尚是寺中位高权重的,眼下听来,却是因为见月年纪大?

他年纪能有多大?

七岁?八岁?

总不会超过十岁吧?

沈清的思绪只飘远了一会儿,眼看客堂内一群和尚焦急地围着见月劝说,活像是欺负小孩儿。佛家与道家本就不两立,佛门弟子救人最后却要让道家仙人来救,和尚们心里有不舒服是正常的,可那处处不信任道家法术的语气便叫沈清不适了。

沈清也没与这些和尚口舌之辩,只双手合于襟前比了个结印,指尖指向见月时,便有一股气劲从见月脚下荡开,将那些围着他的和尚们都推开几步。

残存于地面的阵法如点点火星,不过两次眨眼便化为灰烬,仿佛从未出现过。

说是佛门弟子,但到底也只是凡人和尚,他们从未离开过鹤山,自没机会见到这世间术法万千,乍一感受,倒是都静默了。

“这么多人欺负一个小孩儿做什么?若你们有办法,还能让一个孩子千里迢迢来我桂蔚山求神?”沈清说着,走下台阶面对方丈道:“救人是好事,可再好的事也不可意气用事,求仙问道分门派,行善积德也分门派?”

方丈一时语塞,竟深思起来。 沈清转身看向从方丈进门后便一直沉默的见月,略微弯腰眯起双眼看向小和尚,后伸手拍了拍他光滑的脑袋道:“你与他们商量吧,商量出个结果再来找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