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见月的过去17(1 / 2)

沈清与毕沧趁夜色而归,待到平桥镇外,天已经亮了。

离平桥镇不远的地方还有个小村庄,昨夜镇中的喧嚣并未影响村庄内的人,平桥镇出现妖的消息也没那么快传出,沈清便让毕沧在那村子里等她。

毕沧起先不情不愿的,沈清便只能用假装生气来威胁,她眉头一皱,笨鱼妖倒是听话了不少。

沈清也不好麻烦村庄里的人给他住处,便给了毕沧几张符,一张张叠成飞鸟的样子塞入了他的手心。这符与她在桂蔚山上给见月的一样,可化作屋舍,能扛风吹日晒,屋内五脏俱全,可以给毕沧提供一个安静的场所。

屋子就落于村庄后方,被一丛野生的山茶遮挡,隐约露出房屋一角,但若无人穿过那片山茶花,便不会发现这里还住着个人。

沈清将毕沧安排在村落后方是想着村落形成便说明这里足够安全,不至于荒郊野岭虽无人打扰,却也充满未知。再者若平桥镇中的官兵真有捉妖的意图,闯入了村子里来,见村庄没有被破坏过的痕迹,便不会耗太多时间在这里搜查,宁和的人烟反倒给了毕沧庇护。

从村庄后侧离开,毕沧一直安静地跟在她身后,在沈清第三次回眸瞪他的时候他才停下脚步。毕沧就站在一株不足腰高的山茶花堆旁,手指绕着腰间垂挂的一缕绸,睁圆了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她,活像是被丈夫丢在家中无措的小媳妇儿。

沈清:“……”

此情此景,倒让她觉得自己该说点儿什么。

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

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要记得照顾好自己?

一些以前看话本中临别时主人公互相对对方的叮嘱与倾诉,在这一刻具象地出现在沈清的脑海中,这些话她都说不出口。

于是沈清嘴巴动了动,道:“藏好自己,别再闯祸!”

毕沧点了点头,沈清瞬间肉麻,鸡皮疙瘩起了半边身子,一刻也待不下去,她连忙小跑着离开,这一次没再回头。

将毕沧安顿好,沈清回到平桥镇前绕了半边镇子,特地从鹤山脚下路过。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昨夜阵中闹妖一事给里正提了个醒,山下守山门的官兵比沈清来的那日多了两倍不止。

再入镇子已是巳时,南街永和客栈的火已经被扑灭了,紧张了几个时辰的百姓在太阳升起后才渐渐放松了心态。他们怕妖如同怕鬼,以为天亮了妖就不敢出来,实际上天亮了鬼都敢出来……

沈清没去南街,她也怕被永和客栈里的小二或掌柜的认出来,而后平白被揪到里正跟前去解释自己昨夜为何会踏黄符飞檐走壁。沈清倒是可以说自己去捉妖,可一旦这么说出口,平桥镇才出现妖,她怕是也不得自由,总有一堆意想不到的麻烦找来。

一路上沈清沿着街边躲着人走,待到医馆前,还没跨进去便看见见月从里头出来了,他身后跟着老大夫,任凭对方怎么说也不肯留下来看病。

见月垂头往前走,眼前道路被人拦住,一抬头,便对上了沈清的目光。

他微微一怔,竟是止住了步伐,还与沈清打招呼。

“去哪儿?”沈清问他。

见月双手合十道:“小僧想回灵感寺。”

沈清哦了声:“灵感寺下好多官兵把守,你短时间内应当是回不去了。”

见月闻言面露不解,他昨夜昏过去的,方才迷迷糊糊转醒,自不知平桥镇发生了什么事。

老大夫适时插话:“见月大师还是随老朽先回医馆吧,街上来往的人多,里正派了许多官爷轮流巡逻,镇里才闹了妖并不安全。大师的身体还未好,至少待我那碗药熬好了你喝下再说上山之事。”

见月听到闹妖脸色便更难看了,沈清看着他朝医馆里抬了抬下巴,见月便只好转身回去。

若鹤山下的官兵真的变多了,那条上山的小路恐怕也行不通了,见月昨夜才得知灵感寺收留赵小公子的真正原因,也知道如今寺中还住着赵家的主母老夫人,仔细思索一番,若他非要回去惹来了官兵,恐怕也会暴露山上姚莹的行踪。

回到医馆内,老大夫前去熬药,留了院落的一角给沈清和见月一起晒太阳。

几个木架上面放了簸箕,里面晒得半干的药材散发着苦涩的气味,院角的长春花开得旺盛,红红粉粉铺了一大片。

见月就坐在小木凳上,他不知从哪儿找出一串古朴的佛珠在手中数着。

“愁吧?”沈清眯着眼看向见月魂魄里不安跳动的那一丝杂色,提出她能想到的最好的建议道:“去知州府报官吧。”

见月闻言震惊地望向她,沈清靠在藤椅上伸了个懒腰,仿佛事不关己般随意道:“空明既然能为了去普若寺对外破戒说谎,便代表他能为了保命再多说几句谎言,一旦官府真的冲上灵感寺,在寺中找到了姚莹和赵家的小孩儿,他自有办法将灵感寺从中摘干净。官府看在灵感寺几百年敲钟的份上也不会过于为难一群和尚,毕竟谁能想到一寺方丈会说谎?届时灵感寺保住了,麻烦也消失了。”

见月动了动嘴,风不知吹过几阵,好一会他才开口:“那赵家的小公子怎么办?”

“这世上哪有两全其美的事?你既想保住小孩儿的命,又想保住灵感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见月大师要学会取舍。”沈清说完揪了一朵长春花。

其实她也不是没有保住小孩儿命的办法,只要官兵先冲上鹤山,将灵感寺与赵家之事撇开关系,她自有办法蒙混过关地带走那个无辜的孩童,再将他交给一对不能生育的夫妻照料。

不保荣华富贵,但至少衣食无忧。

见月却道:“还有……”

还有谁?

沈清状似看花,实则余光没从见月身上移开过,见他吞吐便猜到了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啊,我忘了。”沈清故作恍然:“山上还有个赵家的老夫人呢,我在通缉的画册上看过她,她叫什么来着……阿莹?”

昨夜沈清听见了,见月喊了一声阿莹,她当时怕见月死了没去细想,还以为他在愁钱,但人一冷静后理智回归,脑海中的记忆也变得清晰了起来。

通缉的画册上既有画像,便有信息。

赵氏,姚莹,原籍便是潍州平桥镇人。

一声阿莹,叫见月捏紧手中的佛珠,数珠的动作停下,脸色也难看了些。 但那毕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所以他只停了几息便继续数珠,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再看向沈清道:“沈施主有话要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