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都是执念23(1 / 2)

从后门离开灵感寺时,沈清没忘了还倒在地上的空明。

老和尚愣愣地睁着眼睛躺在泥污里,在看见沈清时瞳孔骤然收缩,像是遇见了鬼似的。

沈清拍了拍毕沧的肩道:“把他带走。”

毕沧疑惑地朝沈清看去,那眼神似乎在问,如何带走。

沈清撇嘴:“人家是女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你这么高的男人,背个老头儿不费事儿吧?”

毕沧抿了抿唇,嗯了声后看着空明片刻,又开口:“不背行不行?”

沈清道一句随你,她管毕沧是拖着人走还是扛着人走,总之只要好好地将这老和尚带到山下镇子的医馆里,将话与见月说开就行。

但她万万没想到,毕沧是牵着人走的。

空明虽浑身不能动弹,却不代表他没有意识,他的眼睛能看,自然也能感受身体上的变化。

毕沧的手指虚空对着他画了几下,空明的身躯便如一页薄纸般轻飘飘地浮上半空,诡异地立着,一根无形的线缠绕在毕沧方才画咒的指尖,他走到哪儿,空明便飘到哪儿。

老和尚吓得两眼一翻险些晕过去,可他动弹不得,甚至无法发出任何声音。

沈清偶尔回头瞥一眼飘在他们身后的空明,只觉得他不像个活生生的人,轻得宛如一缕幽魂,颇为瘆人。

“你方才对他动了什么手脚?”沈清低声问毕沧。

毕沧抬手,将牵着空明的手指递到了沈清的眼前。

今夜无月,林间光也很暗,正因如此沈清才能看得见毕沧的食指指腹上有一串小小的金色咒文,如细沙流动,束缚住了一串气。那是空明周身的气,以气载物,拖起空明便轻轻松松,再牵住空明周身之气,便能轻易将他的身躯拉走。

沈清觉得神奇,桂蔚山的各种仙法符咒典籍上并无此类法术。

她轻轻摸了一下毕沧的指腹,明明那双眼是看着他的手的,可毕沧却觉得心里跟着被触碰的指尖一样,泛着些许痒意。

“你怎么会这些法术的?”沈清抬眸看向他,眼神很亮,充满着对未知术法的好奇与兴趣。

毕沧一时被她问住。

他怎么会的?

毕沧眨了眨眼仔细回想,他也不记得自己是怎么会的了,在他想要不碰空明也能将空明轻松带走时,这术法就自然而然地顺着脑海流入了指尖,他未曾刻意去回忆起咒文如何书写,法术就已经生效了。

如今望向眼前这双眼,毕沧试着回想一下此术法的由来,脑海中回荡的却只有水声,与一簇闪过眼前的金光,再多却记不起来了。

沈清见他一直沉默,道一句小气。

妖有妖的秘法,为其数年修炼得来,若句句都能对外透露,那谁都会去走捷径了。

沈清不再追问,可毕沧也不想承认自己小气,他只是没想起来,而沈清不许他说谎,所以他也不知要如何告诉她,他是何时会的,怎么会的。

所幸沈清并未真的追究此事,眼下更重要的事是下山去找见月。

从灵感寺回到平桥镇已过子时,毕沧问他是不是也能去镇子里,问这话时眼睛亮晶晶的,似乎就喜欢黏在沈清的身边。

沈清道:“深更半夜,无人看你,快走吧。”

这个时间镇子里的人早就睡下了,医馆也早早关门,沈清没有惊动老大夫,而是从晒药的小院翻墙而入,径自走向见月养病的小屋,敲响房门。

见月未睡,屋子里还点了一盏昏黄的烛灯,烛火晃动后没一会儿房门便被人打开了。

见月看见沈清与毕沧尚未有什么反应,待见到飘在他们二人身后的空明时才满脸震惊,赶紧让了一条道,叫三人一并进屋。

医馆分给见月的屋子很小,他一个人住尚可,一下挤入四个人便显得拥挤了起来。

一张床,一张桌,几个矮板凳,半根燃烧的蜡烛……三人各坐一角,空明依旧飘在空中。

沈清率先开口,认真看了见月一眼:“你身体好些了吧?”

见月点头,面色依旧有些沉重。

“那再听到一些不太好的消息之后,应当不会再吐血昏厥了吧?”沈清真的很怕他受不了打击就这么一命呜呼,她的本意是为见月好的。

见月抿了抿嘴,片刻后长舒一口气,对沈清道:“沈施主有话请直说。”

“既然你让我直说……那我就让他全告诉你算了。”沈清动动手指,被空明含在嘴里的树叶落了下来。

空明终于能开口说话,手脚也能轻微地动弹,可他还是脚尖悬空,离地半丈。若是一开始他被解了符,必然大声尖叫着喊救命,可这一路过来空明也想明白了,他得罪不起沈清与毕沧,最好就是老实配合。

待见到见月,空明心中大约猜到了结果。

他没有抵抗,轻易便将他与姚莹的勾结说出。从姚莹派人假装信徒请他解惑时起,一切计划就都在姚莹的掌控之中。她走了一步险棋,因为她选择让一个和尚陪自己说谎演戏,姚莹以利益算人心,可说到底空明也的确有私欲。

说到他帮着姚莹进入灵感寺,帮着她打探里正与州地官员的动向,帮着姚莹放一把火烧了灵感寺,空明已渐渐无颜面对见月,头垂得很低,根本不敢看他。

见月一直在医馆里没出去,今日只听说镇子外头好像有个村子着了火,却不知原来灵感寺也被烧了。

放在桌面上的手握紧又渐渐放松,见月突然有那么一瞬间觉得了无生趣。

“师叔!是我被蒙了心智,是我一直有些不甘心!”

空明说,这些年里灵感寺的和尚一日日变少,许多他的师弟都还俗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他看着那些人携带妻子儿女一并拜佛,想起他们也曾与自己同起同住,暮鼓晨钟,他的心生了妄念,他想要证明自己当初出家并非行错了路,而是那些还俗的和尚弃了佛心。

他每夜跪在蒲团上念经,听着门前走过的小和尚们说寺里的香火越来越少,香油钱倒出来只叮当响了两下,是不是这世上的人都不再信佛度众生,他们念经还有没有意义时,心中的妄念如春日的种子一样疯长。

“我知这世道破落,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我佛慈悲,我不求来拜佛之人都给足香油钱,所以我一直兢兢业业守着灵感寺,可其实世道不是如此……”

离开平桥镇,灵感寺的和尚被人称为秃驴,可其他寺庙的和尚却能被尊称一声大师。 普若寺曾有个小沙弥路过平桥镇,那日是初一,本应当是上香最多的日子,可灵感寺前稀稀落落,香槽里燃着的香只有零星几支。有人说镇子里的人都去听大师讲经去了,那是普若寺里出来的,圆头坠耳,一脸佛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