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世道不公38(1 / 2)

沈清跟着朱晓一路往城外走,出了城又行十里左右,月上中天,三人才至一座小山丘下。此处像个避暑之地,山丘不高也不广,山下傍着条河,似乎便是这条河将荣城从中一分为二,遥遥顺水光看去,还能看见荣城临水一方尚亮灯的亭台楼阁。

上山一半朱晓便带沈清到了地方,沈清这才发现这地山腰周围圈了砖,像是专门划出了一块地,砍了树平了路,尽头还有一座生了野草孤零零的坟冢。

无需沈清去问这是谁,她甚至没有特别靠近,只在距离朱晓五步左右的位置,眼神于碑前扫过,果然看到了詹氏二字。

朱晓很自然地弯腰将碑边一根野草拔了再丢去一旁,她的指尖扫去一片落在碑上的叶,不见得有多悲伤,沉默了会儿才开口道:“这里是我母亲的埋骨处。”

沈清嗯了声,目光从坟上移开,一时不知要看哪儿,便盯着远处荣城的灯火。

人死十年,魂魄早已不在,此处坐南朝北,也算个风水宝地,太阳日日从坟前过,詹芸焦的气息也早就消散,天地间除却几人尚与她流着同样的血之外,便再无任何关联了。

大约是看透生死这道关,沈清没多悲凉,想了半天才只能安慰一句:“她或许过得很好,我是说……她也许早投胎转世了。”

朱晓不知想到了什么轻声哼了哼,不说信不信,但也算被安慰到了。

如若这世上的人真的有轮回转世之说,对于詹芸焦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既然你是仙人,必也知晓我母亲是京中人氏,我外祖父乃鸿胜将军,膝下二子一女,詹家男多女少,我母亲是自幼被骄纵惯养长大的。”朱晓道:“这样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人,若留在京中听从母族安排婚事,现在可能还过得很舒畅。”

“事既过莫总提,多思伤心。”沈清说完,揪了根野草在指尖把弄。

她瞥了一眼身边的毕沧,想看他听旁人提起已故亲人是何反应,却见毕沧两耳不闻,对上她的视线还能露出一笑来。

“过不去的,只要朱家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那这事在我心里便永远也过不去。”朱晓道:“当年我年幼,知之甚少,外祖父将死才将我传唤至身边,若非如此,我不能得知过往真相,也不会在外待了三年才归。”

鸿胜将军年迈,自知时日无多,只想在临死前见一眼自己的女儿,却没想到连人带信传了数月,最终等来的是朱晓,也是那时他才知道詹芸焦已经死了好些年了。

老将军当即吐出一口血,昏迷数日后悠悠转醒,看着与詹芸焦有几分相似的脸庞,稀里糊涂地便将朱晓当成了詹芸焦的鬼魂。他满头满脸的沧桑与颓败,眼中含泪,颤抖着手指向朱晓道:“你为何便是死心眼,就是不听劝啊……”

“如若当年你听我一言,不要狠心跟去荣城,凭我与你二位兄长,又怎会护不了你呢?而今你却比我先到阴曹地府……这样也好,也好,你必是比我先见到了你娘。”

鸿胜将军后来的话越说越糊涂,身体终是没熬住,在朱晓到他身边的第十三日便死了。

他死之后只有小儿子赶到,大儿子尚在战场抗敌,根本无法送老将军一程。

朱晓第一次见到自己的舅舅,她依稀记得母亲曾提过,但那也是很久远之前的事了。后来詹芸焦再没对朱晓说过京城里的事,更不允许朱晓去问,每每问及都是沉默落泪。

她或许早就后悔了,只是后悔得晚了,最后那一年多病在了院子里,从未走出去过。

小舅对朱晓并不亲近,只瞥了她一眼随意问了几句,待处理完外祖父身后事后也回去练兵,朱晓本要回荣城,可又收到了大舅姗姗来迟的信。信里问的话多一些,对朱晓的关心也多一些,甚至派了人照看她,问她将来,像是在替他死去的妹妹尽责。

朱晓自幼没体会过几分亲情,对她情重的外祖父死了,大舅舅的关切成了朱晓那段时间迟迟没回荣城的羁绊。

那里是詹家老宅,里面有许多詹家的老人,他们偶尔与朱晓聊起詹芸焦,拼凑出一个与朱晓记忆里完全不同的女子,也是与荣城百姓口中所说的,完全不同的故事。

詹芸焦生在武将之家,一屋子粗人叫她对读书人天生多了几分喜爱,她没有烦忧的长大,虽有些骄纵,却也很天真,说是被京城求亲之人踏破门槛一点也不为过。这样一个掌上明珠第一次见到南方来的长衫公子,立刻便被吸引了。

荣城水土养人,朱天醇年轻时的确有几分俊俏,但若说满京男子皆不如却也夸张。朱天醇唯一讨巧的便是他是经商的,走南闯北见识广,随口编出的故事另加上自己的经历,轻易便引得詹芸焦向往。

詹芸焦对他动了心,也对京城外的天地动了心。

她知道一旦她留在京城听从父母安排成婚生子,便与京中其他闺阁里的大小姐并无不同,朱天醇却给她编织了一场足够她为之一搏的美梦。他说她会带她去行商之路上见过的山河,会带她去看海,去看沙漠,去看春风花尽山,秋来枫烧林。

他念了几首酸诗,送了几样京中人不稀罕可詹芸焦却从未见过的小玩意儿,便让詹芸焦铁了心要与他成亲。

詹家本不同意,满门将士,位高权重,家中唯一宠爱的小女儿怎能嫁与一介商户。更何况朱家经商无道,朝廷才除贪污受贿,他家也在行贿商户名单上挂着,虽排在末尾,但也不干净。

千劝万阻,詹芸焦就是认准了朱天醇,朱天醇甚至以退为进,写了封信与詹芸焦诀别。信中提到他离京之日,会路过的地方,那是他们第一次碰面的场所,留步将回忆封尘,便一别两宽。

詹芸焦见信哪能不心动,她当夜收拾了包袱,带着自己的物件追随朱天醇而来,二人私奔了。

朱家大哥年长,早已娶妻生子,此事对他影响尚不太大。可二哥才说了一门亲,家中却出了个与人私奔的妹妹,女方那边不放心,亲事作罢,偏那女子是詹家二哥偷偷喜欢了好几年的,这门亲就像跟着朱天醇来荣城的詹芸焦,追也追不回来了。

詹家成了京中的笑话,却不能不为自己的女儿打算。老将军从此便当做詹芸焦嫁去了荣城,还是动用了朝中的关系,将朱家从那行贿的名单上划去,指望他这份留情,能让朱天醇对自己的女儿多好上几分。

大约是世间男子皆薄幸,詹芸焦跟着朱天醇来荣城不过短短两年,便险些被朱天醇逼疯。

朱家度过一劫,朱天醇便暴露本性,他对詹芸焦越来越敷衍,越来越冷淡,曾在京中说要带她游山玩水的誓言一个未能实现,甚至夜里回来被詹芸焦发现他怀中有女子之物,身上也带着暧昧痕迹。

詹芸焦从未受过这般苦楚,哪能轻易放过?

她与朱天醇大吵大闹,闹得满府上下皆知,她说朱天醇骗了她,可她又不能真将这个骗了她的男人完全放下。

詹芸焦第一次动心,唯一一次出格的冲动,给她带来了接下来几年的无尽痛苦。

她与朱天醇吵闹后发现无用,也想过一走了之回到京城去找詹家。朱天醇似乎察觉了她的意图,那几日对她很好,只说前头都是逢场作戏,这世上的商人皆要趟名利场,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否则便别谈利益。 他举例京中哪个世家子弟不是妻妾成群,而他可以保证不论在外如何,他也永不纳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