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穷极亦死77(2 / 2)

若去宿州,宿州毕竟是个州地,且宿州有知州,有兵马,官员齐全,城墙够高,他们去了宿州至少能安生一段时间,鹿人没那么快越过阳州,攻入宿州。

而渭城就在阳州境内,是西南方向的一个小城,城内虽有几支兵队把守,但孤立无援,一旦鹿人攻过来,拿下城池也是迟早的事。

沈清自然知道,要是他们都能进入宿州,当然是去宿州的好,只是她才从宿州来到阳州,对宿州的官兵有几分了解,昨夜通讯的马匹入了宿州境内,这些从阳州而来的难民,一定进不了宿州境。

“那也比去渭城好,去了渭城只能等死,去了宿州,我们还有活路!”

刘云之怔怔地望向沈清,他知道沈清的用意,也知道沈清怕他们这群人一旦到了宿州之外,不是被鹿人捉住,而是先被宿州官兵杀死。

他读过书,也知历史,越是靠近京城的地方,官员与百姓便越凉薄自私。宿州靠近阳州边境的三座城池,依刘云之来看,怯懦者开城门投降,贪婪者只会将闹事的难民乱箭射死。

尸体堆住城前再放一把火,反倒是能将鹿人阻拦在城墙之外。

去渭城,他们至少能拖住一段时间,詹将军已死,朝廷必然会派新将领来,也会带上一支支援的兵队。西南方向的渭城,反而是帮助他们从侧面出击,断鹿人右翼的最好位置。

“我、我去渭城。”刘云之开口:“还有谁要与我一起去?”

他说出这话,谁也不信他的。

上百人交头接耳,却无一人答应要跟着刘家人走。

邱思思道:“宿州没有好官,不会放我们入城的!”

“那也比去渭城送死来得好。”有人道:“宿州那么大,还有我们的容身之处,去了渭城,一旦鹿人打过来,我们便是先行送死的那一批!”

沈清告诫他:“可至少那时你们的手上有武器。”

哪怕真到了需要他们上战场的那一刻,渭城中原有兵队,他们也有趁手的武器可以与鹿人一搏。去了宿州一旦被拦在城门之外,不等鹿人来,就要先饿死冻死了。

可不论沈清和刘云之怎么劝,谁也不愿听。

冬止看向掌柜的,也跟着劝说:“掌柜的,你跟我们走吧,我帮你抱二柱。”

四十多岁的男人怀中抱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儿,掌柜的犹豫不决,但他觉得渭城不是个好去处。

“刘先生,我家大柱已经死在战场上了,我家就这一根独苗,我、我身上还有些钱,我想我带着钱送给宿州的官,他们、他们不会不给我一个容身之地的。”掌柜的说完这话,抱紧怀中的孩子不敢再看刘云之。

与掌柜的这样想的人有很多,他们手上存了些银子,想用这些银子买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冬止又看向一身喜服的张家那边:“张家二哥呢?”

张全看了一眼自己的腿,又看向年迈的母亲和瘦弱的妻子,最终只能摇了摇头。

他去渭城,真到了要上战场的那一天,他靠自己一个人也站不起来。

一时静默,寒风中死气沉沉。

毕沧这时走到刘家人身边,将玉佩丢在刘云之跟前问:“是不是这个?”

刘云之捡起来一瞧,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这个,思思,你快收好了。”

邱思思捧着玉佩看了又看,眼泪再度下来,忙对毕沧道谢:“多谢仙人,多谢仙人!”

有人听到她称呼毕沧为“仙人”,心有疑惑,却不敢问。

众人只敢稍作休整,马上便要起身继续赶路。官道行至半途便有岔路口,一条大道通往宿州,雪地上面还有昨夜疾驰的马蹄印,一条小道通往渭城,那里的雪还是厚厚一堆。

无数人选择了宿州,他们都向往人多的地方,期望能在身边看见眼熟的身影。

刘云之与他们分开前最后再问了一遍:“可有人要与我一起去渭城?”

只有几个与冬止平日里玩在一起的少年或半大小子缓慢走出,昨夜黑灯瞎火,他们与家里人走散了。

一百多人中,算上刘家四口和毕沧沈清二人,去往渭城的也只有十三个,剩下的那些全都朝宿州赶去。

沈清想要阻止他们,她几乎能预料到这些人冻死在宿州城门之下,又被人放火烧干的画面,可她已经将这种可能性说出,却仍然有人坚信他们是幸运的那一个。

刘云之认得渭城的路,带着妻儿走在前头,几个少年跟上冬止,平日里打打闹闹有的玩儿的孩子们这时也都安静了下来,一路沉寂,谁也没了说话的念头。

沈清回眸朝岔路方向看去,最后一个看到的是拉着板车的张家三口人,他们穿上了最贵的衣裳,奔向注定死亡的未来。

沈清心中酸涩,所以眉头紧皱。

眉心突然贴上了温热的指尖,沈清回神抬眸朝毕沧看去,他的手指轻轻戳着沈清眉心的皱痕,低声道:“生死有命,无可更改。”

沈清点头:“我知道,我不知去渭城是否一定就能活,但我知道去了宿州他们必然会死,我甚至想过将他们全都打晕贴上符让他们跟着我,但我知道我不能那么做。”

违背意愿的变道,最终只会换来仇恨,不会换得感激,当黄符从那些人身上撕下后,他们只会怨怪沈清操纵了他们,依旧会离开渭城。

“我的心里很难受。”沈清的身边,只有毕沧一个人能诉说:“我感受到了属于他人的痛苦,可我不知要如何阻止这些苦难发生。”

仙不可改人之命,如若她还是桂蔚山书舍里的“人间财神”,那她依旧可以高高挂起,因为在那里,她听不到这些人的呼喊和悲鸣。

山雨欲来,血漫大地,或许她抬抬手便能救下一群人,而后呢?

而后她该怎么做?

如若她阻止这场必然的战争,如若她上了前线,以一己之力赶走鹿国人,那阳州百姓、关州百姓,真的能生活得更好吗?

刘云之或许不会死,可冬止呢?冬止的后辈呢?如今的南楚,还会记得他们吗?那些朝廷分派下来的官兵,又如何不是另一种只知剥削的‘鹿人’。

穷极亦死,总有一些人是会被牺牲的。

“你不是救世主,清清。”毕沧轻轻地抓住了沈清的手,温声道:“你无需将他人的苦痛背在自己的身上。”

沈清知道,她明明知道,可她仍旧难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