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74(1 / 2)

虽有未竟之语,但郭槐话中的意思已极清晰明白了——包拯的差事做得漂亮,太后和官家定然有赏,这前途啊,不可限量。

郭槐又道:“太后还在等我去回禀,不能在此陪恩公叙话了。待哪日出宫,我定会去恩公府上拜访。”

“郭总管很不必如此客气。”方慕忙道。

郭槐匆匆离去,他既要叫人去查包家与方慕的底细,又不放心地将当年狸猫换龙凤之事的始末回想了一遍,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漏洞,可忙得很。

而包拯在禀明了玉宸宫内冤鬼之事后,被龙心大悦的仁宗升为了开封府尹,加封阴阳学士。可谓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待明发诏书旨后,包拯走马上任,展昭、王朝、马汉等人也随他一同入了府衙,一身文武艺终于有了绝佳的施展之地。

开封府衙后宅的几处院落都极为宽敞,展昭与王朝等人既没成家,又没在汴梁置办房产,便一同住在了东跨院,方慕则独自住在后院。开封府衙内充斥着阳刚正气,不适合刘世昌长久居住,因此他与吕娘子、百岁在开封府衙不远处赁了个小院。

府衙后宅除了那些杂花草木所占之地,院中剩余地方全都铺着青石板,瞧着极干净整洁。不过方慕入住的第一天便请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位哥哥将后院的两行青石板掀开来,堆叠到墙角处。如今温度适宜,时候亦不晚,她想在院中种上一片番椒。

王朝等人听方慕说要整出一块地方种番椒,干劲儿更足了。进京路上他们尝到过方慕用干番椒料理的鱼片,好吃哭了。为了这张嘴,别说是只在后院翻两行青石板,便是把东院、西院的青石板全翻了他们都乐意。

人生是要有追求的嘛!为了心中理想,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

几月时光倏忽而过,桃花落尽杏子肥,眨眼间七夕将至。

七月初六这天,由包拯指挥,展昭、王朝、马汉等人实施,一座精巧雅致的乞巧棚便立在了后院。四根光滑可鉴的木柱是张龙、赵虎两位哥哥特去京郊砍回来的,粗细一致且笔直笔直的。乞巧棚的竹顶是王朝、马汉两位哥哥编的,中间一点高耸,四角飞起,恍若一座竹亭。竹顶上头垂下的碧翠枝蔓和散发着淡雅幽香的花儿是展大哥用轻功装饰上去的,红衣侠客拈花伫立,那场景比画还要赏心悦目。

也不止方慕一家为乞巧节忙碌,自前两日,汴京城的大小街巷车马声就不曾断绝,闹市中随处可见周身罗绮之人。尤其是七月初六这天晚上,潘楼街东宋门外瓦舍、北门外还有南朱雀门外街内,到处可见卖磨喝乐的。磨喝乐其实就是用泥土塑成的娃娃偶人,作供奉牛郎、织女之用。

世人皆爱磨喝乐的精致细腻,很是掀起了一阵购物风潮。方慕也不能免俗,自然也是要到街上去逛一逛的,遇到那雕塑手艺精湛的,少不得要买上一两个。

快行至街角时,方慕的眸光被旁边摊位上的一尊磨喝乐吸引住了。这泥娃娃并不如先前方慕买的那尊精致,不过却颇为传神,将胖娃娃那憨态可掬的模样表现的淋漓尽致。最重要的一点是,方慕瞧着这娃娃有几分像小百岁。

方慕拿起圆润可爱的泥娃娃,爱不释手,她开口问那发须皆白的老者:“老丈,这尊磨喝乐开价几何?” “五百文。”老者答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