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另一个金手指的到来和触发条件7(1 / 2)

贾张氏的存在就是她秦淮茹不好过的由头所在!</p>

这会婆婆进局子里去了,秦淮茹心里开心得不是一点两点,面上更是一口棒子面的窝窝头,一口咸菜吃着。</p>

心想,这老肥婆终于有人收拾了!只希望她能够被关得久一点,这样自己的日子才会更好过一些!</p>

贾张氏这个婆婆!</p>

好吃懒做!</p>

连棒梗这个大孙子都不带!</p>

尽管在心里对贾张氏这个好吃懒做的婆婆有再多都不满,秦淮茹表面上也都没有表露出来。</p>

一旁吃二合面馒头,喝玉米面糊糊的的贾梗听到了自己父母的谈话,他的眼珠止不住的在转动。</p>

他想起来了奶奶白天跟自己说过要给他带烤鸭回来的。</p>

可是这会了,都没有看到奶奶!</p>

他忍不住大哭了出来:“我要吃烤鸭,我要吃烤鸭。”</p>

顺带着把手里的馒头给了扔出去。</p>

贾家这会吃晚饭的人就只有一家三口。</p>

贾东旭,秦淮茹,6岁大的贾梗。</p>

之前贾张氏和媳妇秦淮茹为了贪图农村的那点土地和粮食,就没有转户口。</p>

现在的孩子户口都是随母亲,所以棒梗的户口也是农村户口。</p>

等到了实行城镇户口才能购买商品粮后,她们三人的户口是想转也不能转了。</p>

贾张氏为此还去街道办大闹了一场。</p>

最后被王主任收拾了两顿,惩罚贾张氏扫了一个月的大街。</p>

不过说是让贾张氏去,最后去的却是秦淮茹。</p>

一家4口,就只有贾东旭是城镇户口,他一个人有粮本和一个月30斤的口粮定量。</p>

怎么可能够吃?</p>

为此,贾东旭是愁到不行。</p>

每个月都会跑鸽子市买粮食。</p>

他买回来的棒子面贾张氏和棒梗还都不吃,就只有秦淮茹吃,只好又买了玉米面,黄豆面,白面,做二合面或者三合面。</p>

为此贾东旭每个月都要花上8块钱甚至更多。</p>

贾东旭是二级钳工,一个月工资38.6元。</p>

其实他在这四合院内不算穷。</p>

粮食和其他所有商品价格是统一定价,粮食普遍的价格是一毛多,白面供应价大概是0.15元左右,波动不是很大。</p>

四九城城填户口的人吃粮食都是定额供应的,每家一个粮油定额本,也叫粮本。</p>

居民凭粮本到指定粮店购买粮食和食用油。同时各种各样的副食品,日用生活品的票证也有,比如:粮票、油票、糖票、烟票、酒票、煤票、豆票、布票、肉票等等。</p>

这些票与钱币具有同样大的购买力,甚至比钱更实用。</p>

四九城常见的粮本,有红皮或蓝皮的册子手掌般大小,封面上印有“城镇居民粮油供应证”的字,翻开第一页是粮本的发行单位名称和粮本持有人姓名以及粮本编号和粮本发放时间。</p>

每人每月粮食供应量都是在规定内的。</p>

贾东旭他自己是一般体力劳动者,一个的定量就是30斤。</p>

食用油按人头发放,每人每月0.25斤,花生油半斤,逢年过节也能补一点油。</p>

他家的粮本就他一个人有,每个月过得紧巴巴的,时不时得靠易中海接济一下。</p>

另外就是靠贾东旭时不时地去鸽子市买粮食,买有点油水的肉了。</p>

像阎埠贵家,他们一家六口,一个月的生活费,如果按照正常的话,又按照成人来算的话,一个人的生活费至少是在3——6元之间的,他家是勉强够用。</p>

像后院的聋老太太,他是一个五保户,街道办每个月都给她5元的补助以及一些粮食,她完全是吃不完。</p>

至于贾家,油水不够,棒梗和贾张氏更是大胃王,饭量甚至都要比贾东旭,这个成年男性的饭量还大。</p>

贾东旭他去鸽子市买的粮食,虽然不要票,但是价格高了,这自然而然,一个月要花出的钱就多了。</p>

38.6元的工资,一个月最后能剩下个5元就已经很不错了。</p>

更何况贾东旭上班后,贾张氏还让贾东旭每个月上交5元的养老钱。</p>

贾张氏手里有钱,但她不愿意拿出来补贴家用。</p>

养家的重担都压到了贾东旭的身上。</p>

秦淮茹嘛,你让她打扫家务,做饭这些干得好,想从她手里面掏钱,确实没多少。</p>

贾张氏防秦淮茹藏私房钱更是防得死死的,每次给秦淮茹出去买菜的钱都是掐得差不多好。</p>

不过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p>

秦淮茹会时不时去傻柱那里打打秋风,顺带着借钱买菜,易中海呢,也会时不时的补贴一下秦淮茹,秦淮茹这手里还真就攒下了200来块钱。</p> 真是不得不说上一句,这贾张氏和秦淮茹不愧是一对婆媳。</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