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做鸡圈16(2 / 2)

满满的一背篓。</p>

要不是吃了大力丸,阳荷花还真就背不动这一背篓,接近三百多斤的东西。</p>

手上还带着一捆带竹叶的竹子。</p>

“砰——”</p>

背篓被放在台阶上,发出了声音。</p>

在屋内和秀秀,曼曼玩的何雨水听到了,赶紧打开门,看是阳荷花回来了,连忙打招呼:“肖嫂子,你回来了!”</p>

“是的!”阳荷花点头,她的手上满是泥灰,不过她还不准备洗手。</p>

得先把鸡笼给做出来才行。</p>

左边的台阶上,最边上已经放得有半人高的木柴堆了,最里面是积攒的一些煤球;这鸡笼自然就是要安置在右边的台阶的角落边了。</p>

鸡笼背后就是当作厨房用的耳房。</p>

何雨水之前和阳荷花聊过天,知道她是去找做鸡笼的材料了,这会看到背篓里的泥巴,她进屋拿了个木桶,就去水池旁接水。</p>

秀秀和曼曼也围了上来。</p>

阳荷花一边和这两小只聊天,一边忙着自己的事情。</p>

如果在农村里的,自然是找一个地方搭建一个鸡圈,可在这个四合院里,阳荷花只能把这个鸡圈的范围缩减到家门前的台阶上。</p>

材料就是用石块和木棍搭建。</p>

木棍和石头在加了水的泥巴加固下,十分地牢固。</p>

阳荷花给这个鸡圈做成了70厘米高,1米长,50厘米宽的样子。</p>

上面是用木棍做骨架,细长的竹子在这些木棍之间穿插,间隔一些距离的时候特意空了5厘米的正方形口子透气,做成了盖子,搭在鸡圈的最上面,用藤条固定好。</p>

鸡圈的最左边,阳荷花留了个门框,又按照盖子的做法,做了个门,固定死了一侧,另一侧用铁丝固定。</p>

需要在鸡圈里捡鸡蛋的时候,就把这个70厘米高,宽30厘米的门,打开一个口子,就可以去捡鸡蛋了。</p>

鸡圈一做好,阳荷花在最底下撒入了一些松毛,防止母鸡下蛋不小心磕碎,这有松毛的加持自然是柔软了不少。</p>

最后就把被稻草捆住的母鸡解绑,放进鸡圈里。</p>

秀秀,曼曼现在有1米2,3的样子,通过用来透气的正方形口子可以看得清母鸡在鸡圈里“咯咯咯”叫,不停走的样子。</p>

何雨水也是站在一旁看着。</p>

阳荷花手里拿着肥皂,在前院的水池洗手,看着三个小姑娘,嘴角忍不住地上扬。</p>

这会已经到了红星轧钢厂下班的点,四合院里在红星轧钢厂上班的工人已经回来了,通过自家婆娘的嘴巴讲述下,他们也都知道了易中海被抓走的详细情形。</p>

其实贾东旭一家被军管会抓走和易中海被工安干事抓走的消息早就通过刘海中的嘴巴传遍了红星轧钢厂的各个车间。</p>

但具体是什么情况,谁都不知道。</p>

(我查了一下20世纪60年代结婚年纪的规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结婚年龄规定男同志二十周岁女同志十八周岁。</p>

这是对婚姻法男女双方年龄的规定。</p>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只是有号召男女青年晚婚晚育的口号,并没有实质性的强制晚婚晚育。</p>

在城市里边思想先进的男女青年大部分都响应国家号召,都是在二十多岁才考虑婚姻大事。</p>

那个时间农村的姑娘小伙结婚需要大队开手续,不像现在有身份证,不用大队开证明,如果家中确实有困难(比如母亲去世,家中无人做饭)需要大队干部亲自去说明白也可以稍微放宽点岁数或者改动。</p>

我们本文的女主是1934年人,比秦淮茹小一岁,比何雨柱大一岁,肖冬则是比女主大5岁,两人是通过相亲,算是一见钟情,那时候刚建国不久,两人没有先领证,只在女主的老家摆了酒席后,就回到四合院内生活在一起了。</p>

也因此,院里的人一开始是不知道阳荷花是多大的。</p>

而等嫁到四合院过了第一个年,差不多一个月的样子,两个人就去街道办领证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