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难知如阴 上58(2 / 2)

把监控遥控器放进左手边的抽屉的时候,他注意到里边有个信封,是之前寄到家里的信……这么多年从未打开过的信……

在今天这样一个日子里,不知为什么他有一种冲动,很想打开看看,信里说了些什么……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打开过那些信,是因为楚焱炏无意中的一句话。

最初和爷爷做决定要做慈善捐款的时候,他知道那家教育基金会有受助人和捐助人匿名通信的机制可以选择。

他倒是不排斥这样做,如果可能的话,他也想知道对方是否真的因为他的捐助而受益。

等第一批信件到达的时候,刚好是个周六,是楚焱炏去信箱里取来的——这是她从小到大最喜欢做的事。

每天像小狗一样帮爷爷和爸爸取报纸,妈妈取杂志,只是如今只有爷爷和哥哥了……

楚焱炏没想到今天还能取到一大包邮件,只是写着楚先生收,但是到底是爷爷的还是哥哥的呢?

她拿去问爷爷,爷爷戴上眼镜看了一眼落款,知道是他捐赠的教育基金会寄来的,就说,“拿给你哥吧!”

能为哥哥做点事,楚焱炏也很开心,蹦蹦跶跶地上楼送到哥哥房间,然后看着哥哥拆开,里边竟然是十几封信。

她不禁好奇地问,“哥,你是不是背着我们出道了?这些难道是粉丝来信吗?”

“别胡说!这些是教育基金会寄来的受捐助的学生的信件,他们可能是想表达感谢吧!”

楚鑫錱正在忙着看一些金融方面的资料,把信件放在一边,打算忙完了再看。

“哦……那是不是跟长腿叔叔似的?”楚焱炏眼珠转了转,试图用自己的认知理解这些信件的意义。

“什么长腿叔叔?”楚鑫錱只喜欢看武侠,从小对这些儿童文学不感兴趣。

“哥你等等哈!”楚焱炏难得看到有自家大哥的知识盲区,偏巧自己知道,很是得意。

她忙回到自己的房间,翻腾了半天,终于找出来一本她前些日子看过的书,又吧嗒吧嗒跑到大哥那里,把书塞给他,

“就是这个,你看看就知道啦!”然后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别棒的事儿,开心地跑去玩儿了。

等楚鑫錱从一大堆理论,公式,数据里抬起头看的时候,有点头晕脑胀,刚好看到妹妹拿来的那本《长腿叔叔》。

他随手翻了翻,他一向阅读速度极快,很快浏览了一遍之后,脸都绿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就是个简单的捐助,怎么还会产生这种走向,他有些愤懑地站起来,拿着书快步走到楚焱炏房间。

她正趴在床上玩游戏机呢,“楚焱炏,以后不要再看这种书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以后你看的所有书都要先从我这过一遍!”

说罢拿着那本书下楼扔在垃圾桶里了,楚焱炏一脸懵,好在那本书她也没那么喜欢,既然哥不喜欢,扔了就扔了吧……

那会儿还不流行“养成系”这个词儿,但是楚鑫錱对于书里的内容,本能的排斥,他不想做一个挟恩求报的人。

他回到自己的书桌,他看到那一沓信件,毫不犹豫地扔在了身边的垃圾桶里,过了一会儿他想了一下,还是又都捡了起来。

在房间里找了个收纳盒装了起来,但从来都没有打开看过。

他知道,那些都是受到帮助的孩子们的一颗颗感谢地真心,他无法就这样践踏他们的心意。

但为了避免奇怪的走向,他也实在没有办法回应,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

后来他打电话给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说,信件他可以接收,但是工作太忙了,实在无法回信。

但如果那些孩子们有什么需要,可以通过基金会工作人员告诉他,他都会尽量帮忙。

而基金会的通信频率一年也就两三次,捐助的款项每年也会定期划过去,倒是对他也构不成太大的打扰。

于是,那些信渐渐少了起来,从最初的十几封,到后来只有几封,最后,每次只有一封了。

但是就是这每次一封,一直坚持了很多年,爷爷去世了,家里人都快淡忘了这件事情了,这封信却还在倔强地提醒着他们之间微弱却持久的联系。

那一年,楚焱炏艰难地考上了大学,自己在创业几乎快要失败的时候终于艰难地融到了天使轮。

他难得发了少年狂,自己闷头在屋里设计出一个钢笔的样式,找了一个奢侈品牌定制了两只。

然而楚焱炏这个棒槌,竟然有眼不识金镶玉,宁可要那种烂大街的包,也不肯要自家大哥呕心沥血做成的艺术品!

刚好基金会工作人员传来喜报,告诉他那个一直给他写信的学生是那一批孩子里唯一考上大学的,而且还是省重点的重点专业!

他听到这个消息,那种开心的感觉不亚于听到楚焱炏考上了大学,于是,那只退回来的钢笔,便成了恭贺的礼物,被送到了那个孩子手里。

其实,对方是男是女,姓氏名谁他都不清楚,只是对工作人员说,这个学生,无论将来是要读到硕士,博士,他都会一直捐助下去。

总算把在楚焱炏身上的挫败感,转换成了一种成就感了。

本来他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楚焱炏刺激她一下,结果那丫头在敲诈了他一大笔奖励费之后,就和自己的一群好闺蜜去吃喝玩乐了。

她压根没关心那支笔的去向,后来连他自己都忘了。

而那个学生也不负所望,在四年之后考上了帝都的研究生,并且拒绝了他的捐助。

她委托基金会工作人员说自己可以依靠奖学金和兼职费用支持自己的学费,请他去捐助更有需要的人。

本以为,对方不会再写信,然而开学后,信竟又不期而至,而且一下子两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是个尽头?或许,永远都没有尽头?

多年来,收信,对他竟然也成了一种习惯,搬出去住的时候,也把它们当做自己珍藏的一部分,连同那个收纳盒被搬到了现在的公寓。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