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难知如阴 下60(1 / 2)

part3

寒风中踱步回家的楚总,一路回味着信的内容。

当他发现长久以来,自己一直资助的学生那个唯一考上了大学,又考上了研究生,一直坚持给爷爷,或者给自己写信的……

那个有一手漂亮劲瘦字体的孩子,竟然真的就是姓钱的,竟然是个漂亮又坚强的女孩子,竟然真的就是……就是那个q……

他不禁迷茫了起来,他内心如同被烈火和寒冰同时煎熬着,一方面想赶紧回家,拆开所有的她写来的信,想看看这么多年,被他错过的她的人生。

另一方面,他又想慢慢地走,永远都不要走到家,永远都不要打开那些信,就仿佛那是一个旧伤疤,只要他不把它解开,他的心就不会痛……

然而,不管多慢,家总是会走到的,不管多抗拒,信总是要拆的。

所以,走到家里,他甚至来不及向那个没有人在等待他的家道一句“我回来了”,便在幽暗的夜灯中径直走到书架下边的储物柜旁。

他取出了那个一直都没有被拆开,但始终被他清洁得干干净净的储物箱。

他有些犹豫,但终于鼓起勇气,把箱子里的信件哗啦一下子全部倒了出来,想挑选出由她写给他的信件。

这才发现灯光昏暗,他有气无力地说了句“我回来了”,瞬间亮如白昼的房间,亮得有些刺眼,他忙趴在地上寻找起来。

十几年,青蚨应该写了至少三十几封信,信箱中却有至少有几百封。

每有一批受助者,最初都会写信来,但因为没有回复,渐渐就不再写来。

那些孩子,后来也陆续有考上大学的,但这么多年来,唯一坚持写信过来的,却只有她。

本来想从这些信中把她的信都挑出来,但他不确定,是不是她一直都用那种信封呢?

会不会错过呢?索性,他也不再挑剔,坐下来一封封拆开来看。

渐渐地,他读了进去,也不再执着于是否是她写的,每一封都看得仔细,他看到了一颗颗感激的心。

那些来自不同孩子的信件,使用着不同的称呼,爷爷,叔叔,大哥哥,奶奶,阿姨,姐姐……

但都表达着对不知名的捐赠者的感激,感激对他们困顿的帮助。

虽然大多数孩子字写得歪歪扭扭,甚至还有错别字,写得也不算流畅。

但每一封信后边都仿佛带了一张淳朴的小脸,用纯真的微笑诉说着他们的感谢,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坚强。

十几年后,他终于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当初爷爷带动下的一小点善举,带给他的精神上的巨大回报。

而他也能准确地从这些信中分辨出哪些是她写来的.

虽然顺序被打乱,但他能看出来,她一直都写得特别用心,写得十分端正,而且也几乎没有错别字.

她的信中,语言一直都十分流畅,字迹并非从一开始就那么好,但却在不断变好。

随机而又混乱地读完全部的信之后,他渐渐知道,她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名列前茅。

她是那个初中唯一考上县重点高中的孩子,更是县重点中不多的考上省重点大学的尖子生。

他知道了,她一直都很想念她早逝的爸爸,爸爸虽然没什么文化,挣钱也不多,但一直都很爱她和妈妈……

读初中的时候还有人嘲笑她是拖油瓶,但都被她揍了回去,而且那些同学为了抄她作业,临考的时候让她划重点,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她的跟班……

他知道了,她一直都心疼自己辛苦操劳的妈妈,痛恨妈妈娘家那些落井下石,冷漠无情的亲戚。

她一直都暗暗发誓,一定要上最好的大学,找最赚钱的工作,一定要早日帮妈妈还上家里的债务,让妈妈过上好日子,不要再被人嘲笑。

他知道了,她在高中毕业后,考上大学之后的那个暑假,因为收到了他送的钢笔,就特意买了字帖,除了打工的时间,都在认真的练字。

她说她一定会好好用这支钢笔,用它写出漂亮的字体,而从那之后,她的字果然越来越有神采。

他也知道了,在考上大学之后,有一位对她很帮忙的老乡,也是师兄,一直在帮她介绍兼职,还有一位女教授也特别喜欢她。

破格让本科的她跟着做些简单的课题,还给她发补助,而她一边兼职,一边学习,依然每年拿一等奖学金……

他还知道了,妈妈的夜宵摊子附近的派出所所长林伯伯,一直暗恋着妈妈,一直在默默地照应她们母女。

其实她希望妈妈幸福,不要那么辛苦,不介意妈妈再婚,然而妈妈不肯,妈妈不愿意让别人来承担家里的债务,只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把债务还清。

所以她只能更加努力地帮助妈妈,一起解决家里的问题,好让妈妈早日获得幸福……

她在信中还说,她和妈妈一直在等那个坑害了爸爸的人出现,是为了等他偿债,还是等一个解释,一句道歉?

她们也不清楚,她问,如果对方真的有不得已的苦衷,她们是不是要原谅他呢?

他想对她说,他懂,他都懂!

他也明白了,她为能够在没有任何回应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写信来,因为她需要一个出口。

一个把心里的思念,心里的担忧,心里的苦楚,以及心里的希望,能够宣泄出来的出口。

除此之外,她没有任何可以倾诉之人,没有任何可以依靠之人,写信,是她这么多年来精神上唯一的支撑。

花了几个小时,看完了所有的信,靠在书架上席地而坐的楚鑫錱才感觉到双腿已经酸麻,甚至无法站起身来。

他索性把最后一封信折好,放回信封,努力弯曲起一条腿,把手放在膝盖上,背靠着书架,抬起头,回味着刚才读到的一切。

信件已经在他身体两侧分成了两堆,较多的那一堆,是她以外的人写的,较少的那一堆,在他看来,分量却格外地沉重,那些都来自她。

来自不同年纪的她,承受着不同的苦难,不断创造着优秀成绩的她,有着各种困惑焦虑,却又努力寻找生存之道的她。

他似乎读懂了她,却又觉得自己还远远不懂,却感受到,自己的心随着她的喜怒哀乐,在不同的揪痛,心疼,释然,开心中反复被揉捏。

他无力地垂下放在膝盖上的手,碰到一直未及脱下的大衣,纸张摩擦的声音令他想起,还有一封信,还没有读。 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掏出那封信,小心翼翼地拆开,开头的一句话便抓住了他,“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返回